缺血性中風是指腦血栓形成或腦血栓的基礎上導致腦梗塞、腦動脈堵塞而引起的偏癱和意識障礙。腦血栓形成多在50歲以后起病,男性較多,常于休息、靜止或睡眠時發生癥狀,發病情況較腦出血緩慢。氣虛型缺血性中風的病機為氣虛血滯、瘀阻血絡,氣虛為本,血瘀為標。故氣虛型缺血性中風一般使用益血活血,化瘀通絡的治療方法。
抗栓膠囊治療氣虛血瘀型缺血性中風療效
近代藥理學試驗表明:抗栓膠囊方中大部分藥物具有強大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強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及抗凝血酶的作用。這些作用可直接起到防止血栓形成和對已形成血栓有溶解作用。由此可見,抗栓膠囊對血栓類疾病有療效,尤其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腦血栓以及心肌梗塞更為明顯。
臨床研究采用雙盲、隨機對照的方法,通過使用抗栓膠囊對120例氣虛血瘀型缺血性中風患者臨床觀察表明,抗栓膠囊治療總有效率達到86.67%,其臨床療效主要體現在:
(1)中醫辨證氣虛血瘀型各癥狀積分情況明顯改善,療效以抗栓膠囊治療組為優;(2)抗栓膠囊明顯改善缺血性中風的肢體關節功能障礙及肌力下降情況;(3)抗栓膠囊明顯改善神經系統缺損表現;(4)本研究結果表明,抗栓膠囊對缺血性中風病人增高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具有明顯的降低作用;(5)對凝血指標影響,可得出抗栓膠囊具有降纖作用從而有效的防止血栓再形成的結論;(6)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顯示抗栓膠囊通過對血液的流動性、黏滯性、血液中有形成分的聚集性的影響從而發揮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各項指標的考察,可以得出結論,抗栓膠囊較脈栓通膠囊在治療氣虛血瘀型缺血性中風的療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