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鬼臼毒素酊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治療外陰尖銳濕疣的療效。方法 外陰尖銳濕疣患者126例,其中鬼臼毒素酊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A組)66例,對照組60例采用鬼臼毒素酊治療;兩組均在治療后4、8、l6、24周隨訪。結果 治療后24周,最終臨床治愈率A組為89.4%、B組69%,再次復發率A組10.6%(7/66),B組31%(19/60),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兩組出現的不良反應短暫而輕微。結論 鬼臼毒素酊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治療外陰尖銳濕疣療效較好,可明顯降低復發率。
【關鍵詞】尖銳濕疣;鬼臼毒素酊;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6例成年尖銳濕疣患者,自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來威海市立醫院婦科就診女性外陰尖銳濕疣患者共126例,均經臨床及病理確診,HPV基因芯片檢查測出HPV病毒率達98.7%,其中HPV6型46例,HPV11型37例,其余測出HPV31,HPV33,HPV35,HPV16,HPV18型等。年齡18~64歲,病程1周~8個月,疣體數目1~6個不等,單個疣體直徑<
1.2 用藥方法 具體方案:①選取臨床確診患者126例,藥物為國產外用0.5%鬼臼毒素酊,按照藥物的標準用法,涂藥2次/d,連續3d為1個療程,停藥4d。此為一個療程。根據病變程度可連續使用1~3個療程。痊愈后B組停止用藥。A組66例繼續應用消毒棉簽將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涂于皮損及周圍,外用4次/d,連續應用l2周,患者治療期間囑患者注意個人衛生,杜絕不潔性生活。如性生活建議用避孕套,盡量減少再次感染的機會,兩組均在治療后4、8、16、24周隨訪,患者每次復診時,均記錄原疣體及其周圍有無復發性損害出現及治療期間患者患者發生的任何不良反應。
1.3 療效觀察 痊愈:疣體完全消失,醋酸白試驗陰性,復發:痊愈后3個月內原病變部位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χ2檢驗) 見表1;4周時A組有2例復發(3%),B組有3例復發(5%),經統計學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第8、12、16、24周時的復發率A組均低于B組,兩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最終臨床治愈率A組均優于B組(P<0.01)。
1.5 安全性評價 結束臨床觀察療程后進行的血常規、肝腎功能檢查,兩組均未見異常,無一例全身毒副反應。但均可產生局部疼痛、搔癢、發熱等情況,以疼痛為最明顯不適。疣體脫落后留有疣體底部大小脫落面,部分有少許滲液,一般數日可愈合。
2 討論
尖銳濕疣作為一種很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既有因通過性行為傳播的原因而給患者帶來道德和社會的壓力,又因其以復發率高,大量文獻及基礎臨床研究己證明HPV與宮頸癌、陰莖癌、肛周癌等外陰生殖器惡性腫瘤發生有關,所以有相當大的危害性。故廣受醫學科研工作者的關注,從而產生了大量的相關研究。西醫則大多采取各種手段祛除疣體,主要有化學療法、外科療法、免疫療法三類,再結合干擾素、阿昔洛韋、左旋咪哇等內用抗病毒、調節免疫,療效亦相當可靠,但存在復發率較高,外用藥有一定毒副作用,價格較為昂貴的缺點。鬼臼毒素酊為小聚科桃兒七屬植物桃兒七根莖部提取的有效成份,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推薦0.5%鬼臼毒素酊配為治療尖銳濕疣的一線藥物,是1994年《國家基本藥物》皮膚類抗病毒惟一入選藥物。鬼臼毒素酊能抑制培養的正常人皮膚角質形成細胞和官頸癌上皮細胞的脫氧核苷摻入和DNA合成,阻礙其分裂和增殖。外涂治療后,可抑制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導致疣狀增殖的上皮細胞的分裂和增生,使之發生壞死、脫落,從而起到治療尖銳濕疣的作用。而重組干擾素α-2b凝膠亦具有抗病毒、抗腫瘤、免疫調節和激素樣作用,對微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 ,可明顯改善陰道內環境及陰道清潔度,促進組織再生修復,長時間應用無明顯毒副作用。因此,兩者聯合應用不僅增加療效,而且,明顯降低復發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外用藥鬼臼毒素酊對尖銳濕疣患者的療效較好,復發率較低,尤脫欣的刺激性較少,發生不良事件少,癥狀比較輕。鬼臼毒素酊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A組)66例,結果治療后24周,最終臨床治愈率A組為89.4%,無一例發生全身毒副反應,不良反應多為輕度的局部刺激癥狀,發生率低于國內大多數文獻報道,表明該藥具有起效快、治愈率高、安全性好的特點,且患者可在家中治療,方便、經濟。因此鬼臼毒素酊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治療外陰尖銳濕疣療效較好、外治尖銳濕疣后復發率、刺激性較小、發生不良事件少,可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孫慶娥,劉海寧,鬼臼毒素酊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治療外陰尖銳濕疣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年1月第6卷第2期: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