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探討腦外傷后皮質類固醇療效的多中心國際性協作研究——CRASH研究的最終結果被公布在2005年5月26日提前發表的Lancet上。其最終結論與去年公布的早期結論(參見本報2004年10月14日頭版)相符,即應用皮質類固醇治療腦外傷患者不僅無益,反而可能有害。
CRASH研究共納入了10008例Glasgow昏迷評分≤14的腦外傷患者,將其隨機分成2組,在傷后8小時內分別予甲潑尼龍或安慰劑靜脈輸注48小時。研究人員獲得了其中9673人(96.7%)的6個月隨訪資料。
結果顯示,甲潑尼龍組的死亡率顯著高于安慰劑組(25.7%對22.3%,P=0.0001),死亡及重度殘疾率也高于安慰劑組(38.1%對36.3%,P=0.079),且皮質類固醇的療效并不受腦外傷嚴重程度或傷后給藥時間的影響。
CRASH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沒有證據顯示腦外傷患者能從皮質類固醇治療中獲得任何神經學益處。該結論可能還將對皮質類固醇在另一類中樞神經系統損傷——脊髓損傷患者中的應用產生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