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動脈是腦的重要供血動脈。椎動脈左右各有一支,它穿行于頸椎兩側的橫突孔,向上行進入頭顱內,兩支血管在腦內合為一支叫基底動脈。從椎動脈和基底動脈又發出很多粗細不等的小血管,供應人腦的枕葉、小腦、腦干、丘腦及內耳等部位。椎動脈和基底動脈以及它們的分支統稱為椎基底動脈系統。正常雙側椎動脈血流量為200毫升/分鐘,相當于全腦血流量的1/5。當各種病因使椎基底動脈系統的血流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出現相應的腦缺血癥狀,一般不超過24小時,但可反復發作,醫學上稱為椎基底動脈系統短暫缺血發作,簡稱“VBI”。有些病人癥狀不重但24小時內不緩解,又稱為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足。根據其臨床發病特點及歷代醫家的研究成果,擬
抗栓膠囊治療VBI性眩暈,明確抗栓膠囊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臨床療效,現將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基本資料
本研究病例來源于哈爾濱中醫醫院,將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齡57.6±4.69,對照組30例患者,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齡55.5±3.99,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均為21天。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及病情輕重分級經統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VBI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實用神經病學》[1]
(l)年齡40歲以上,慢性起病逐漸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復發病;
(2)有動脈硬化,或
頸椎病史;
(3)發作性、體位性眩暈,可伴惡心嘔吐、耳鳴、聽力下降、視物不清、復視或突感上肢脹痛,持物落地;
(4)體征:眼震、共濟失調、構音障礙,病側面部及對側肢體痛覺減退或消失,或旋頸實驗陽性;
(5)頸椎x線攝片或頸椎CT示頸椎肥大性改變或椎間孔狹窄,經顱多普勒(TCD)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6)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眩暈,如顱內占位、眼病等;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國家衛生部1993年制訂發布的《中藥新藥治療眩暈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
(l)有典型的眩暈癥狀:自身有旋轉或目眩或視景物有旋轉感;或自覺頭暈、昏沉或暈脹不適。
(2)可有反復發作史。
1.3 眩暈輕重分級標準:參照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眩暈診斷標準[3]
(1)輕度:自覺頭暈目眩,無自身或景物之旋轉感或晃動感;;或單純頭部昏沉而不影響活動。
(2)中度:自覺頭暈并有自身或景物旋轉或晃動感,但不影響生活;或單純頭昏而影響活動,但能堅持工作。
(3)重度:自覺頭暈并有自身或景物旋轉感,頭身不敢轉動;或單純頭昏,心煩意亂,難以勝任工作。
1.4 納入標準
(1)符合以上推薦的中醫、西醫診斷標準和VBI診斷依據
(2)中醫辨證符合氣虛、血瘀、肝腎陰虛型
(3)眩暈分級標準屬輕、中、重度者
(4)年齡:40歲以上,75歲以下
1.5 排除標準
(1)不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和中醫辨證分型標準者;
(2)合并重度
高血壓,血壓超過180/110mmHg者;
(3)合并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的嚴重原發病及精神病患者;
(4)經檢查證實由顱內占位性病變、
腦梗塞、外傷及眼病引起眩暈者;
(5)年齡:<40歲或>75歲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對本藥過敏者;
1.6 病例剔除標準
納入實驗范圍內的病人若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即為剔除病例。
(1)非療效原因及不良反應而療程中停藥者;
(2)加用其他同類藥物者;
(3)資料不全影響療效
和安全性判斷者;
剔除病例數量不超過觀察總例數的5%。
1.7 治療方法 治療組口服抗栓膠囊(哈爾濱中醫醫院制劑廠生產),4粒,每日3次。對照組口服脈栓通膠囊(尼可占替諾),300毫克,每日3次。
1.8 統計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軟件包SPSS11.0進行數據統計學處理,各項指標均以(x-±s)表示,檢測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總療效比較采用Ridit檢驗。
經統計學t檢驗處理表明:治療前兩組血脂各項指標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后兩組血脂各項指標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經統計學t檢驗處理表明:治療前兩組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后兩組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經統計學Ridit分析處理表明: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治療組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
臨床療效
1 該方藥能有效治療氣虛血瘀、陰虧阻絡型VBI性眩暈,經該方藥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得以明顯好轉,而且明顯優于對照組。
2 該方藥對VBI性眩暈的發病危險因素,包括血脂代謝,血液粘稠度及血液流變學等均有降低和改善作用,說明該方藥可以通過對血液的流動性,粘滯性,血液中有形成分的聚集性的影響,從而發揮治療作用,而且作用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
3 抗栓膠囊對VBI性眩暈的療效上具有優勢性、針對性,安全有效,易于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