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俗稱肝腹水)
肝硬化腹水屬中醫的“鼓脹”或“單腹脹”范疇。《靈樞•水脹》曰:“鼓脹何如?岐伯曰: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金匱要略》中論述更具體,如肝水的癥狀:“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肋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通常臨床癥狀顯示:肝部脹大,則其腹大如鼓。起初腹部脹大但按之尚柔軟,逐漸堅硬,以致臍心突起,腹壁青筋暴露,四肢消瘦,后期亦可見四肢浮腫。水腫初起,大多從眼臉開始,繼而延及面部、四肢及全身,亦有從下肢開始水腫后及全身,后期病勢嚴重可見腹脹滿,胸悶,氣喘不得平臥等癥。
頑固性腹水
約5%~10%住院治療的肝硬變腹水病人對利尿劑無反應,稱之為頑固性腹水或利尿劑抵抗性腹水,其診斷標準為:腹水不能清除或穿刺后短期復發,對最大劑量(速尿160mg/天
安體舒通400mg/天)利尿治療無反應或不能滿意防止腹水或發生利尿劑誘發的并發癥,排除了利尿劑的有效使用。多數頑固性腹水合并功能性腎衰者,表現為血尿素氮↑,肌酐濃度↑,腎衰病人的腎低灌流使利尿劑分泌機制通路發生障礙,因此,減少利尿劑對有效部位的通路損害是治療頑固性腹水最重要的機制。
積水
多余的液休貯存在人體體腔內的一種臨床綜合癥狀。根據積水的部位不同可分為胸腔積水、腹腔積水、腦積水、腎積水等。很多疾病的晚期都會造成積水,如
肺癌、肺纖維化、肺結核、胸膜炎的后期會造成胸腔積水;
肝癌、肝硬化、肝瘀血、腎病后期(尿毒癥)、風心病、
糖尿病的晚期會造成腹腔積水;腦外傷、
腦出血、腦血管堵塞、
腦瘤、難產嬰兒等都可能造成腦積水;滑膜炎以及放化療造成的關節損害會導致關節腔內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