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士欣,即
烏苯美司膠囊,是臨床上常用的強效放化療增效減毒劑,廣泛用于
腫瘤患者的輔助治療,深受廣大醫(yī)患人群好評。事實上,國內(nèi)外文獻亦有報道,百士欣(烏苯美司)對血液病亦有顯著療效,現(xiàn)作如下綜述:
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AetlteMyeloge~aomIeIIkerⅡiaAML)的療效由實驗和臨床得到證實
Abe等?在C57BL/6小鼠髓性白血病C1498細胞皮下接種后,以百士欣(烏苯美司)治療,2o天后稱取腫瘤重量發(fā)現(xiàn)百士欣(烏苯美司)組呈明顯抑制,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
Fuii等報告百士欣(烏苯美司)對耐化療藥物的白血病細胞株(來自K562白血病細胞)有抑制生長的作用,與柔紅霉素(DNR)、阿糖胞苷(Am—c)、6一巰瞟呤(6一MP)、鬼臼乙叉甙(VP一16)聯(lián)合應(yīng)用可增加抑制能力。Sekine等3J實驗報告百士欣(烏苯美司)誘導(dǎo)人白血病細胞株凋亡,對AML細胞株P39/TSU、HL一60和cML細胞株K562,組織細胞淋巴瘸細胞株U937及單核細胞株THP1均能抑制。
Ota等14,5先后報告采用以正定霉素、巰嘌呤和浚尼松為主的多種藥物聯(lián)合化疔,將達完全血液緩解的病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在維持化疔同時加用百士欣(烏苯美司)30rag/1313服;對照組僅接受維持化疔。結(jié)果兩組50%緩解期分別為20.4月和11.3月;4年長期緩解率分別為36.5%和24.1%;兩組50%生存期分別為33月和l8.1月.4年生存率分別為46%和25.5%。陸道培等報告,百士欣(烏苯美司)組完全緩解率83.7%,部份緩解率6.1%;對照組分別為73.2%和7.1%;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但延長緩解期;百士欣(烏苯美司)組和對照組緩解期均值分別為357.7天和295.6天,(P<0.O1)。延長生存期:百士欣(烏苯美司)組和對照組生存期均值分別為444.6天和379.0天,(P<0.O1),并發(fā)現(xiàn)百士欣(烏苯美司)組合并感染率,嚴重感染程度,發(fā)熱天數(shù)和抗生素應(yīng)用天數(shù)均比對照組輕(少),且有顯著性差異。
百士欣(烏苯美司)單藥治療AML亦有成功的報道,Shimosegawa報告"1例7l歲女性AMLM1,核型47.XX.+8,骨髓中原粒細胞占41.4%。在單用百士欣(烏苯美司)治療后病人情況良好,不需輸血維持穩(wěn)定的血液學(xué)狀態(tài)達22月,l9個月時骨髓檢查:增生明顯降低,原粒細胞占39_8%,且有核型改變?yōu)?/span>46。
1996年Kazuhiko等總結(jié)百士欣(烏苯美司)治療AML10000例以上的結(jié)果,顯示,百士欣能顯著延長存恬和緩解期。呂亞莉報告,采用小劑量高三尖杉酯堿(nHT)加百士欣(烏苯美司)維持治療AML,在降低復(fù)發(fā)率方面取得成效。治療組2例于lO個月時復(fù)發(fā),l3例均已超過∞個月無復(fù)發(fā),且無不良反應(yīng)。對照組僅1例超過l8個月未復(fù)發(fā),其余l5例均在lO個月左右復(fù)發(fā)。
用于慢性髓性白血病lDMyelogenousleukemiaCML)
百士欣(烏苯美司)可直接誘發(fā)白血病細胞株的凋亡3,動物實驗證實單用百士欣(烏苯美司)能抑制CML細胞的生長。Sakumda等報告百士欣(烏苯美司)對多株白血病細胞(HL一60,K562,MT一1,MT一2,Molt一4,Ra)均有生長抑制作用。
臨床治療中,林茂芳等1報告羥基脲加用百士欣(烏苯美司),血液學(xué)完全緩解率93.18%,單純用羥基脲治療則為6o%(P<0.01);緩解期均值分別為328.89天和147_8O天(P<0.01);慢性期均值分別為514天與421+55天(P<0.O1);生存期均值分別為520.82天與427.65天(P<0.05)均顯示出百士欣(烏苯美司)的顯著效果。Usuka和sa報告以百士欣(烏苯美司)和馬利蘭聯(lián)合治療l4例CML,所有病人達到完全的血液學(xué)緩解,對Ph。染色體的抑制也有顯效,總有效率達64qo。若先用馬利蘭使白細胞減少到8000/ul后,加用百士欣(烏苯美司)治療+其總有效率為56%C”。作者并指出百士欣(烏苯美司)對早期慢性期病人療效尤佳,觀察l3例早期慢性病人中5例(39%)CCR,1例PCR,3例MCR。維持完全緩解的持續(xù)時間為6—41個月(平均22’個月)。在生存期比較中百士欣(烏苯美司)組3年生存率達86.6±9.0%(95%可信限),而對照組為64±9.O%,有明顯差異(P<0.O1)。作者認為馬利蘭與百士欣(烏苯美司)聯(lián)合療法的合理性在于馬利蘭抑制白血病祖細胞增殖和減少腫瘤細胞負荷達到百士欣(烏苯美司)顯示它抗增殖作用的水平。百士欣(烏苯美司)不單是抗增殖而且提供促進正常殘留干細胞再生的更為復(fù)雜的生物學(xué)性質(zhì)的能力。
用于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陳榮秀等報告:百士欣(烏苯美司)和阿霉素(ADI~I)聯(lián)合明顯延長L1210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期,生存期延長計算,以對照組為100%,阿霉素組為218.7%,百士欣(烏苯美司)加ADI~I組則為364.8%以上。
在臨床應(yīng)用上Kawe等報告: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化療后緩解期輔以百士欣(烏苯美司)治療的3l例中只3例復(fù)發(fā),而化療后未再治療的17例中,在13個月內(nèi)有4例復(fù)發(fā),使用不同種類的生物反應(yīng)調(diào)節(jié)劑(BItM)PsK,治療組2o例中有6例于1個月內(nèi)復(fù)發(fā),具有顯著差異(P(0.05)。
百士欣(烏苯美司)用于惡性淋巴瘸
l''durata等報告百士欣(烏苯美司)對人組織細胞性淋巴瘤細胞IJ937有抑制增殖的作用,并且能誘導(dǎo)其在形態(tài)學(xué)、細胞化學(xué)和功能上分化形成單核/巨噬細胞。百士欣(烏苯美司)對組織細胞淋巴瘤U937細胞誘導(dǎo)其凋亡亦經(jīng)Sekine等證實。
Mathe等L”J報告4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病及實體瘤病人中,百士欣(烏苯美司)能糾正cD4、CD8兩種淋巴細胞亞型的病理性比率。
Kazuhiko等報告百士欣(烏苯美司)對淋巴瘤病人在白體骨髓移植后能激活單核細胞。百士欣(烏苯美司)治療60天后,Dl6表型單撥細胞頻率增加達62%。
Bierman等_l8J報告百士欣(烏苯美司)對淋巴瘤病人在太劑量化療(}Ⅱ”)和骨髓移植(附r)后的免疫重建功能。對3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HDT和BblT后發(fā)現(xiàn)T細胞cD4:C比率降低及PHA、硎有絲分裂活性降低,應(yīng)用百士欣(烏苯美司)治療后均有明顯改善。
百士欣(烏苯美司)用于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ye]oarsOtasneSyn~aeMI)S)
IJzuka等報告使用百士欣(烏苯美司)治療2例RAEB—T,1例完全緩解。6例RAEB有3例完全緩躬,另2例獲得部分緩解,但對1例tlA則無效。并報道百士欣(烏苯美司)對MDS中13例tlAEB和RAEB—T,有9例緩解(∞%)。作者從骨髓集落培養(yǎng)法研究中發(fā)現(xiàn)NDS患者的骨髓造血干細胞有內(nèi)源性缺陷,特別是在紅細胞集落形成受損害。在百士欣(烏苯美司)治療后,內(nèi)源性造血干細胞異常得到顯著的改善。Tatsumi等報告20例NDS經(jīng)百士欣(烏苯美司)治療,lO例貧血有改善;12例治前血小板減少的治療后增加;lO例中性粒細胞增加,但骨髓中原始細胞增加的達14例。
據(jù)了解,烏苯美司是1976年由13本學(xué)者梅澤濱夫從橄欖網(wǎng)狀鏈霉菌的培養(yǎng)液中分離而得的低分子二肽化臺物,化學(xué)名為N一[(2S.3R)一3一氨基一2一羥基一4一苯丁酰]一L一亮氨酸,具有抑制腫瘤細胞表面氨基肽酶B.N.和亮氨酸氨基肽酶作用,誘導(dǎo)腫瘤細胞凋亡和促進宿主免疫功能。1987年,作為抗癌新藥在日本正式上市,商品名Bestatin,后由WHO統(tǒng)一命名為烏苯美司(1Jbenimex),國產(chǎn)商品名百士欣,通用名為烏苯美司膠囊,23年安全有效輔助治療腫瘤患者——值得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