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2年全國慢性乙肝核苷(酸)類抗病毒治療認知及藥物臨床應用醫生調查結果顯示,98.79%的受調查醫生認為患者使用核苷(酸)類藥物進行乙肝治療需治療兩年以上。而臨床中堅持治療兩年以上的患者僅占45%,半數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療不規范。
剛剛過去的世界肝炎日倡導的主題是——“積極行動,共抗肝炎”。而從臨床調查結果顯示,乙肝患者堅持藥物治療達到兩年以上的占比不到一半。這說明,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療不夠規范。
中華醫學會
肝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所長魏來教授介紹,我國《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確指出,“
大三陽”患者在堅持接受核苷(酸)類似物比如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1年以后,如果血液中的病毒DNA檢測不到,同時e抗原發生血清學轉換(e抗原消失、e抗體產生),此后每半年復查一次,連續兩次都達標,就可以停藥。而“
小三陽”慢患者在堅持接受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治療1年以后,如果病毒DNA指標陰轉,肝功正常,每半年復查一次,連續三次達標,也可考慮停藥。魏來說,患者應選擇能夠堅持支付至少2~3年的口服抗病毒藥物。不能堅持每日服藥達不到治療效果。
慢性乙肝的治療強調:三分藥治,七分調理。要做到有戰勝病魔的信心及意志,精神要愉快,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合理安排飲食,不宜過度營養引起肥胖。除出黃疸或轉氨酶顯著升高時要臥床休息外,一般癥狀不多,轉氨酶輕度升高時應適量活動,注意動靜結合。
在用藥過程中,乙肝治療遵從一下用藥原則:(1)用藥不要過多過雜(2)需要根據慢性乙肝病人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用藥(3)用藥過程中不應忽視休息、營養和飲食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在慢性乙肝較長的治療過程中,切忌濫用過多藥物及應用傷肝藥物,切勿亂投醫或換藥太勤。患者雖不懂太多道理,但久病成醫,多了解一些知識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