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室檢查
小腸腫瘤伴有慢性出血癥狀者可出現紅細胞及血紅蛋白降低,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腫瘤標志物如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在小腸腫瘤患者中均無增高,即使有肝轉移的病人也少有增高。十二指腸癌中的乳頭周圍癌堵塞Vater壺腹引起梗阻性黃疸時,血中膽紅素及堿性磷酸酶增高。尿中膽紅素增高,尿膽原闕如。小腸類癌患者發生類癌綜合征時,可使24小時尿中5-羥吲哚乙酸含量升高。
二、影像學檢查
(一)X線檢查
1.腹部平片: 小腸腫瘤致腸梗阻者,腹部平片可見腸內氣液面。此時不宜作鋇餐檢查,以免發生并發癥。
2.小腸鋇劑造影: 病變在空腸者較易查出,越向下由于腸襻迂回重疊,有些腫瘤不易發現而被遺漏;有些與腸炎性疾病不易區別。因此,應注意檢查方法的改進以提高陽性率。
3.胃腸鋇餐雙重對比造影: 胃腸鋇餐雙重對比造影對十二指腸癌診斷的準確率達42%~75%,X線的主要征象有持久的十二指腸粘膜后襞變形、破壞或消失,腸壁僵硬、充盈缺損、龕影或狹窄。
4.十二指腸低張氣鋇造影:在整個檢查過程中,腸壁松弛,粘膜舒展,在鋪有薄層鋇劑的粘膜與空氣的對比下,便于發現粘膜的早期病變,有助于發現十二指腸的早期病變。
(二)CT檢查
由于小腸腔內存在著氣體和液體而影響塊影的顯示,因此,CT對小腸腫瘤的診斷幫助不大,除非對瘤體巨大的平滑肌肉瘤等才能顯示突向腸腔外的塊影。但是對于確定有無腹膜后淋巴結腫大以及肝轉移等頗有幫助。
(三)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與CT一樣,對小腸腫瘤的診斷意義不大,但是對巨大腔外腫塊或確定有無肝轉移等有意義。
三、內腔鏡檢查
二指腸鏡對于十二指腸腫瘤可直接觀察病灶的大小、部位,并進而作圖片取活檢以獲病理確診。對帶蒂的腺瘤可通過電灼摘除而達到治療目的。對梗阻性黃疸的患者更可通過逆行胰膽管造影明確梗阻部們,以鑒別乳頭周圍癌、膽管下段癌抑或胰頭癌。藉纖維結腸鏡、通過回盲瓣觀察回腔末端病變,特別對鋇灌腸不能顯示的較小病灶,內腔鏡更具有其獨特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