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是指發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
腫瘤,是婦女常見的生殖道惡性腫瘤之一,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平均年齡55歲左右,50%~70%在絕經后發病。腫瘤組織起源于內膜腺體者稱為子宮內膜樣腺癌,約占子宮體癌的80%。這類有腫瘤的激素受體水平較高,組織學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子宮內膜樣分化,多數預后良好。子宮內膜腺癌常伴有良性的鱗狀上皮成分,稱為子宮內膜棘腺癌。少數病例中腺癌與鱗癌并存,稱為子宮內膜腺鱗癌。
子宮內膜癌發病僅次于子
宮頸癌,近20年來,由于醫學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改善,婦女壽命相應延長,更多地達到子宮內膜癌發病的危險年齡,特別是絕經后婦女普遍采用激素替代療法,其劑量及使用方法又欠妥當,這些因素導致國內外文獻報道其發病率有所增高。我國目前還沒有子宮關于內膜癌發病率的流行病學調查,從國外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子宮內膜癌的發病有明顯的地區差異,亞洲及中南美地區較低,北美、北歐、歐洲大陸發病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