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在我國已經成為惡性腫瘤之首。非小細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而且70%左右的NSCLC患者在確診時已經屬于晚期,其中以中西醫結合手段容易使腫瘤患者接受。本研究觀察紫龍金在非小細胞肺癌聯合化療中的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70例經病理學證實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其中男性48例,女性22例;年齡41~78歲,中位年齡61歲;隨機分為兩組(各35例),分別是單用化療組和聯合組(化療加紫龍金組),化療方案為GP(吉西他濱加順鉑)、,TC(紫杉醇加卡鉑)、NP(長春瑞濱加順鉑)。GP:吉西他濱(GEM)1000mg/m2,dl,d8和DDP 25 mg/m2,dl~3。TC:紫杉醇175 me/m2,dl和卡鉑AUC 5,dl。NP:長春瑞濱(NVB)25 me/m2,dl,d8和DDP 25 me/m2,dl~3;三周重復。聯合組化療同時給予紫龍金(3片,一日三次),整個化療過程連續服用至研究結束。兩組患者均每三周進行療效評價,臨床療效評定根據WHO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和進展(PD),凡是患者出現進展即出組;同時采用美國東部協作組體能狀態(ECOG PS)評分評價患者的體能狀態(performance status,PS),以及每個療程化療前后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免疫指標(CD3,CD4,T4/T8,NK)。
1.2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的平均值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與PS狀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紫龍金聯合化療組臨床有效率略高(40.0%對34.3%),但兩組差異無顯著統計學意義,兩組穩定和進展比例也相近,詳見表1。但兩組治療前后體能狀態評分(ECOC PS)比較顯示,聯合組PS增加和對照組PS降低均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紫龍金聯合化療對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及NK細胞活性改變:結果顯示紫龍金聯合化療組治療后T淋巴細胞水平和NK活性率顯著升高(P<0.05),而對照組治療后指標下降,無統計學意義,見附表3。
3 討論
3.1 在化療方案方面,主張以鉑為基礎的兩藥聯合,兩藥聯合化療比單藥化療的效果好,第三代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新藥與鉑類藥物聯合比第二代藥物效果要好。對于術后輔助化療,1995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的脫ta分析提示,烷化劑作術后輔助治療5年生存率反而降低5%,死亡危險增加15%(P=0.005),而含鉑(順鉑)聯合輔助化療方案大約可提高5%的5年生存率和降低13%死亡危險,傾向于有益,但無顯著統計學差別。Le Chevalier在2003年ASCO大會報告的國際肺癌輔助治療協作組(IALT)研究結果首次證實了術后輔助化療能給NSCI~患者帶來裨益。由33個國家148個腫瘤中心共納入1867例I~Ⅲ期行根治術后的NSCLC患者,進行術后輔助與單純手術組隨機對照研究,輔助化療組接受4個周期含鉑方案,結果術后化療組5年生存率和5年無進展生存率均有顯著優于單純手術組(P<0.03和P<0.003)。本組臨床研究發現紫龍金能提高聯合化療患者的體能狀況。
3.2 中醫藥在NSCLC治療中的地位 紫龍金對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有增強作用,因而使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都有增強,發揮抗腫瘤作用。1995年李佩文報告了“平肺方治療非小細胞肺癌109例臨床觀察”,結果中藥組生存期13.7個月,而化療組僅9.2個月,。四年后陳志峰等人發表的中藥治療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脫meta分析提示,中藥組平均生存335.4d,而化療組為231.8d,繼續顯示了中藥在NSCLC治療中遠期生存的優勢。本研究在非小細胞肺癌常規化療過程中同樣發現紫龍金的免疫增強作用,治療組聯合紫龍金治療后使化療后腫瘤患者的T淋巴細胞亞群中T3、T4、T8和NK細胞活性均明顯增高,而對照組治療后上述免疫指標則呈降低趨勢,但元顯著性差異(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