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
抑郁癥常常以軀體不適來表現,所以大多數患者在發病初期往往不能意識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癥,并常常反復就診于神經科、心血管科、消化科等各科,不僅耽誤了治療還消耗了的醫療資源。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公共衛生部主任馬弘日前在惠氏制藥公司舉辦的抑郁/焦慮障礙患病研討會上表示,我國抑郁障礙的發病形勢不容樂觀;普通醫院門診中許多常見的軀體疾病就診者中很多患有抑郁或焦慮障礙,但是患者尋求精神專科治療的積極性不高,意愿不明確;綜合醫院醫生對抑郁障礙的識別率和治療率也亟待提高。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就疾病所造成的負擔而言,抑郁癥已經成為目前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將可能上升為僅次于心臟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
馬弘指出,目前我國非精神/心理專科醫生對抑郁障礙在軀體疾病患者中的患病情況認識不足,診斷率和治療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綜合醫療機構中的醫生通常缺乏診斷和處理心理疾病的培訓和經驗,同時繁忙的門診也使醫生沒有時間對患者做相關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