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舍曲林聯合心理治療治療抑郁、焦慮障礙共病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將58例抑郁、焦慮障礙共病患者隨機分為舍曲林聯合心理治療組和單用舍曲林治療組各29例進行對照研究,療程8w,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漢密頓抑郁量表及藥物副作用量表評定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結果 研究組抗焦慮、抗抑郁起效均較對照組快(P<0.05或0.01),抗焦慮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8w末兩組抗抑郁療效相當。結論 舍曲林聯合心理治療治療抑郁、焦慮障礙共病起效快,療效顯著,安全性高,依從性好。
【關鍵詞】 抑郁焦慮障礙;共;舍曲林;心理治療
舍曲林是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具有抗抑郁和焦慮的雙重作用,心理治療的認知行為治療是治療抑郁和焦慮的重要手段。我們應用舍曲林聯合心理治療對抑郁、焦慮障礙共病的治療進行了對照研究,以探討其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病例來自2005年6~11月在我院門診連續就診的抑郁焦慮共病患者。入組標準:(1)患者同時具有抑郁和焦慮癥狀,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抑郁癥、焦慮癥診斷標準;(2)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14分,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17分;(3)年齡18~60a;(4)排除嚴重的腦器質性疾病及軀體疾病,妊娠與哺乳期婦女,酒精、藥物依賴等。符合上述條件者共58例,隨機將入組病例分為研究組(舍曲林+心理治療)和對照組(舍曲林治療)各29例。研究組男16例,女13例;年齡18~60a,平均25±7a;平均病程6±5.9a,平均受教育年限7±4a,HAMA評分17.96±3.82分,HAMD評分26.71±4.47分。對照組男15例,女14例;年齡18~60a,平均27±6a;平均病程6±5a,平均受教育年限8±3a,HAMA評分18.06±3.76分,HAMD評分25.26±40.45分。兩組均為單相抑郁發作,一般資料比較經χ2和t檢驗均無顯著差異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已服用其它抗抑郁劑者清洗2w后,HAMA≥14分,HAMD≥17分,便可進入正式試驗;從未服藥者可直接進入試驗。對照組:舍曲林起始劑量50mg·d-1,逐漸增至100~200mg·d-1。研究組:舍曲林起始劑量25~50mg·d-1,逐漸增至75~100mg·d-1;在此基礎上聯合心理治療,采用認知行為療法,2~3次·w-1,40~60min·次,首先由專業醫生指導患者學會放松技術,使患者通過逐步肌肉放松、深呼吸等訓練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放松的想象與憂慮應激性事件有關的思想和情感上,以及注意焦慮過程中的早期線索和對特殊情境的回避等,由此進行放松訓練;其次,指導認知治療技術,使患者自查對可辨認憂慮的感知,與醫生共同回顧有效支持和對抗這些概念的證據,從而產生更準確的認知,讓患者預期將來的擔憂或恐懼。兩組療程均為8w。有嚴重睡眠障礙者可臨時服用艾司唑侖1~2mg。
1.2.2 療效評定 治療前及治療2、4、6、8w末采用HAMD、HAMA、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治療前及治療8w末進行血、尿常規、心電圖、肝、腎功能、血壓、脈搏等檢查。以HAMA和HAMD的減分率評定臨床療效,減分率≥75%為基本痊愈,≥50%為顯著進步,≥25%為好轉,<25%為無效。所有數據應用SPSS11.0軟件包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HAMA、HAMD評分及減分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HAMA、HAMD減分率比較(略)
注:同組治療前后比較△P<0.01;兩組間比較*P<0.05或P<0.01
表1顯示,HAMA評分治療2、4、6、8w末研究組均比對照組下降顯著,減分率比較均有顯著或極顯著性差異(P<0.05或0.01),提示研究組治療焦慮癥起效快,療效優于對照組;HAMD評分治療2、4、6w末研究組均比對照組下降顯著,減分率均有顯著或極顯著性差異(P<0.05或0.01),治療8w末兩組差異無顯著性(P>0.05),提示研究組治療抑郁癥起效快,但療效與對照組相當。
2.2 臨床療效 HAMA減分率評定:研究組治愈17例(58.6%),顯著進步10例(34.5%),好轉2例(6.9%);對照組治愈12例(41.4%),顯著進步12例(41.4%),好轉5例(17.2%);研究組焦慮癥治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顯著性(P<0.05)。HAMD減分率評定:研究組治愈18例(62.1%),顯著進步9例(31.0%),好轉2例(6.9%);對照組治愈16例(55.2%),顯著進步11例(37.9%),好轉1例(3.4%)。兩組治療抑郁癥狀療效相當。
2.3 不良反應 依據TESS量表分析,兩組均出現口干、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研究組出現6例(21%),對照組9例(31%),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8,P>0.05)。
3 討論
隨著精神醫學的發展,抑郁、焦慮障礙共病是當今精神醫學界關注的熱點之一,已引起國內同道們的重視[1,2]。因抑郁、焦慮障礙共病患者比單純焦慮或抑郁障礙患者具有癥狀重、病程長、社會功能損害重、自殺率高和預后差等特征,故在治療方面理應有所不同。目前尚缺乏系統的治療研究資料,傳統治療一般采用抗抑郁劑或抗焦慮劑或聯合用藥的方法[3,4]。Montgomery等復習文獻后認為,在治療抑郁、焦慮障礙共病的藥物中,SSRIs類藥更安全有效,多推薦為一線治療用藥[2]?挂钟羲幬锏淖饔冒悬c是增強腦內去甲腎上腺素(NE)和5HT水平[5],SSRIs類藥物舍曲林具有抗抑郁和焦慮的雙重作用,且安全性高,是目前治療抑郁、焦慮障礙比較理想的藥物,故本研究選擇該藥物作為治療用藥。心理治療的認知行為治療是治療抑郁和焦慮的重要手段。在患者注意焦慮的線索過程中,鼓勵其勇敢地面對恐懼的情境,在出現強烈的焦慮反應時以放松訓練來對抗,從而使焦慮反應逐漸減退或消失。認知治療旨在幫助患者識別自動性思維和認知性錯誤,檢驗并挑戰錯誤信念,及時發現患者的一些不合理信念,采用相應的方法去改變這些思維和對疾病性質歪曲的認知,重新建立評價自我。有學者認為[6],藥物治療可顯著減少急性期焦慮和抑郁癥狀,而心理治療可使患者提高自身對現實的認識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增加服藥依從性。
本研究顯示,舍曲林聯合心理治療治療抑郁、焦慮障礙共病起效快,可縮短抑郁、焦慮共病患者的療程,治療劑量相對單純藥物組小,療效更滿意。減輕了患者因疾病和藥物副反應的雙重痛苦,減少對社會危害,大幅度降低了該疾病的負擔和醫藥費用,相對提高了經濟效益。
總之,舍曲林聯合心理治療治療抑郁、焦慮障礙共病起效快,療效顯著,安全性高,依從性好,不失為一種治療抑郁、焦慮障礙共病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 袁永貴,吳愛勤,張心保.從焦慮和抑郁的關系談共病的診斷[J].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1,28:17
。2] 陸崢.抑郁障礙和焦慮障礙共病專家研討會會議紀要[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3,36(4):246
。3] 季建林.抗抑郁藥快速起效的重要性[J].上海精神醫學,2004,16(1):46
。4] Bougerol T, Scotto JC, Patris M, et al. Citalopram and fluoxetine in major depression: comparison of two clinical trials in a psychiatrist setting and in general practice[J].Clin Drug Invest,1997,13:77
。5] 卞清濤,謝光榮,劉哲寧.焦慮癥、抑郁癥及焦慮抑郁障礙共病患者執行功能的對照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4,37(4):207
[6] 焦麗,徐俊冕.抑郁障礙的認知模式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7(5):195
作者單位:741000(甘肅·天水)天水市精神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