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治療計劃應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兒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質量為目標,盡可能減少繼發性關節畸形和軟組織攣縮,盡量推遲或避免手術治療。腦癱治療常用的方法包括:
1、物理治療:通過增加關節活動度,調整肌張力,提高運動控制能力、協調能力、力量和耐力等來改善運動功能,增強生活自理能力。常用的技術包括:體位性治療、軟組織牽伸、調整肌張力技術、功能性主動活動強化訓練、肌力和耐力訓練、平衡和協調控制、物理因子輔助治療(理療)等等。
2、作業治療:主要包括手的精細功能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支具和輔助具的制作及生活環境設施的簡單改造等等。
3、矯形器的應用:在康復治療中常配合使用矯形器,以達到限制關節異常活動、提高穩定性、協助控制肌肉痙攣、保持肌肉長度、預防畸形、輔助改善運動功能等目的。
4、言語治療:由醫師和言語治療師評定后,根據不同言語障礙類型進行治療,如下頜、口唇、舌肌、軟腭等運動控制訓練,以及理解和表達能力訓練。
5、心理行為治療:腦癱患兒有時伴發異常的心理行為問題,如自閉、多動、情緒不穩等癥狀。健康的家庭環境,增加與同齡兒交往,以及盡早進行心理行為干預是防治心理行為疾患的關鍵。
6、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腦神經營養藥、肌肉松弛劑等。藥物治療只有在必要時才使用,它不能替代功能性訓練。
7、手術治療:當肌肉嚴重攣縮和關節畸形時,可選擇矯形手術,且應盡量在一次手術中完成所有需要矯形的部位,以便術后更好地改善功能。對于下肢肌肉廣泛痙攣且肌力基本正常的患兒,可采用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無論何種手術,在手術實施的前后,應有規范的康復治療方案與之相配。
總之,關于腦癱治療需要在充分認識患兒的病理性問題和各種方法適應證的基礎上,明確治療目的,正確合理地制定康復治療計劃是提高療效的關鍵。如需詳細了解,請致電400-101-6868,咨詢百濟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