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痛是神經科常見癥狀之一,多表現為損傷部位治愈后仍有幾個月或幾年以上的難治性疼痛,此種疼痛是指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條件下而感到的疼痛,又稱為自發痛。自發痛的種類很多,按病變的部位可分為周圍神經性痛和中樞神經性痛。以自發性疼痛、痛覺過敏、痛覺超敏、和感覺異常為特征。給大家談談其中一種坐骨
神經性疼痛吧。
坐骨神經痛并不是一種單純的疾病。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果你生活中一旦出現有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就一定要積極接受治療。不可以盲目的用藥。應該在專家的指導下,聽取專家的建議為好。那么就來聽聽專家是怎么來介紹的坐骨神經痛的癥狀的吧!
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可分為兩種:根性坐骨神經痛和干性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的癥狀一是根性坐骨神經痛:起病隨病因不同而異。最常見的
腰椎間盤突出,常在用力、彎腰或劇烈活動等誘因下,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少數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側臀部、大腿 后,腘窩、小腿外側及足部放射,呈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咳嗽及用力時疼痛可加劇,夜間更甚。病員為避免神經牽拉、受壓,常取特殊的減痛姿勢,如睡時臥向健側,髖、膝關屈曲,站立時著力于健側,日久造成脊柱側彎,多彎向健側,坐位進臀部向健側傾斜,以減輕神經根的受壓。牽拉坐骨神經皆可誘發疼痛,或疼痛加劇,如Kernig征陽性(病員仰臥,先屈髖及膝成直角,再將小腿上抬。由于屈肌痙攣,因而伸膝受限而小于130度并有疼痛及阻力);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病員仰臥,下肢伸進、患肢上抬不到70度而引起腿部疼痛)。坐骨神經通路可有壓痛,如腰旁點、臀點、腘點、踝點及跖點等。患肢小腿外側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覺減退。臀肌張力松弛,伸拇及屈拇肌力減弱,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坐骨神經痛的癥狀二是干性坐骨神經痛:起病緩急也隨病因不同而異。如受寒或外傷誘發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從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側及足外側放射。行走、活動及牽引坐骨神經時疼痛加重。壓痛點在臀點以下,Lasegue征陽性而Kernig征多陰性,脊椎側彎多彎向患側以減輕對坐骨神經干的牽拉。
以上就是專家為你介紹的兩種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專輯建議:坐骨神經痛患者首先要注意改變生活方式,平時應多做康復鍛煉;生活中盡可能避免穿帶跟的鞋,重心的稍許前移都會使疼痛癥狀加重,有條件的可選擇負跟鞋;日常生活中應臥硬板床,取平臥位,保持脊柱的穩定,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如果你對坐骨神經痛的癥狀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在線咨詢百濟新特,專家將免費為你解答。
病人自述(與刺激無關)
1、自發性疼痛(休息尤其夜晚加重):持續性灼痛、間歇性刺痛、電擊樣、跳動樣疼痛等。
2、感覺異常:皮膚上無客觀原因異常感覺
3、感覺遲鈍:在皮膚麻木區感到疼痛
與刺激有關(刺激誘發)
1、痛覺超敏(Allodynia)-對正常無痛刺激感到疼痛
2、痛覺過敏(Hyperalgesia)--對疼痛剌激反應增高或持久劇痛。
上述癥狀在活動期間或冷敷時可改善,活動或勞累后可加重;休息尤其夜晚癥狀惡化。長期的疼痛還會導致患者抑郁、焦慮等情緒,甚至是精神方面的問題。臨床上,神經病理性疼痛主要表現為自發性持續痛或爆發性疼痛,以及由傷害性刺激或非傷害性刺激誘發的程度放大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