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術及創傷患者,以往較普遍采用以口服或肌注雙氯芬酸等甾體類抗炎藥。因常可導致嚴重的胃腸道等不良反應,從而限制了臨床使用范圍。而雙氯芬酸鈉栓直腸給用于術后鎮痛尚未見報道。本文旨在比較研究不同劑量的雙氯芬酸鈉栓直腸給藥對膽囊術后患者鎮痛效果及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對手術及創傷患者,以往較普遍采用以口服或肌注雙氯芬酸等甾體類抗炎藥。因常可導致嚴重的胃腸道等不良反應,從而限制了臨床使用范圍。而雙氯芬酸鈉栓直腸給用于術后鎮痛尚未見報道。本文旨在比較研究不同劑量的雙氯芬酸鈉栓直腸給藥對膽囊術后患者鎮痛效果及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病例選擇,選擇膽囊切除術后患者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隨機分為三組:對照組、組1和組2。每組20例。對照組術后不給任何鎮靜鎮痛藥物;組1術畢即經直腸給藥(肛門塞入)雙氯芬酸鈉栓50mg(1粒)及術后第1、2日每12小時追加50mg;組2術畢經直腸給雙氯芬酸鈉栓100mg(2粒)及術后第1、2日每8小時追加50mg。
結果:三組患者年齡、性別、體重、手術時間等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與組1、2鎮痛的優良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0.001),尤以用藥6小時后明顯增強。組1和組2之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雙氯芬酸鈉栓其主要成份為雙氯芬酸,對創傷患者具有較好的鎮痛作用,它通過抑制環氧合酶的活性,阻斷前列腺素的合成途徑,使前列腺素合成減少,有效地抑制了丘腦中樞對神經末梢傷害性感受器的傳入反應及減少外周神經末梢對傷害性感知的敏感性,從而達到其良好的鎮痛效應。本研究的結果證明雙氯芬酸鈉栓直腸給藥用于膽囊切除術后鎮痛能消除或明顯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其中組1與組2比較,提示術畢及術后第1、2日每次50mg,每12小時1次已能基本滿足此類患者術后鎮痛的要求。
組1和組2其惡心、嘔吐等嚴重胃腸道不良反應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比口服雙氯芬酸的20.9%和嗎啡硬膜外鎮痛所致的50%比較有顯著減少。提示雙氯芬酸鈉栓能預防或減少口服雙氯芬酸或嗎啡硬膜外鎮痛所致的惡心、嘔吐等嚴重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且無嗎啡等阿片類藥物術后鎮痛所致的皮膚瘙癢、尿潴留和呼吸抑制之憂。但出汗(或大汗淋漓)為雙氯芬酸鈉栓直腸給藥后的主要缺點并隨劑量遞增有加重的傾向。因此,對年老體弱、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的患者需注意液體進出量平衡。
綜上所述,雙氯芬酸鈉栓直腸給藥可作為一種膽囊切除術后簡單方便、行之有效的鎮痛方法。雙氯芬酸鈉栓價格實惠,百濟新特藥房實體連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