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發熱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常采用物理降溫(如冰枕、溫水浴、冷敷等)和藥物降溫,因藥物降溫效果快,而被兒科門急診首選。雙氯芬酸鈉栓是一種新型強效消炎鎮痛藥,治療小兒發熱有良好效果。
雙氯芬酸鈉栓為異丁芬酸類的衍生物,其鎮痛、抗炎及解熱作用比吲哚美辛強2~2.5 倍,比阿司匹林強26~50倍。本品的鎮痛、抗炎作用是通過除對環氧酶有抑制而減少前列腺素外尚有一定抑制脂氧酯而減少白三烯、緩激肽等產物的作用。
雙氯芬酸鈉栓為一種新型的非甾體類強效消炎鎮痛藥,胃腸反應相對較弱。其特點為藥效強,不良反應少,劑量小,個體差異小,用藥后1 h內達峰值,排泄快,長期應用無積蓄作用。其解熱鎮痛功能具有中樞和外周雙重作用。由于直腸與肛門部位的血管分布有其特殊性,當將栓劑塞入此處時,藥物吸收后50%~70%經過直腸下靜脈和肛管靜脈進入髂內靜脈,繞過肝臟進入血液循環,提高了藥物的生物利用度,使藥效出現快,維持時間長。
雙氯芬酸鈉栓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 :
(1)飲酒或與其他非甾體類消炎藥同用時增加胃腸道副作用,并有致潰瘍的危險。長期與對乙酰氨基酚同用時可增加對腎臟的毒副作用。
(2)與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楊酸類藥物同用時,藥效不增強,而胃腸道不良反應及出血傾向發生率增高。
(3)與肝素、雙香豆素等抗凝藥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藥同用時有增加出血的危險。
(4)與呋塞米同用時,后者的排鈉和降壓作用減弱。
(5)與維拉帕米、硝苯啶同用時,雙氯芬酸鈉栓的血藥濃度增高。
(6)雙氯芬酸鈉栓可增高地高辛的血濃度,同用時須注意調整地高辛的劑量。
(7)雙氯芬酸鈉栓與抗高血壓藥同用時可影響后者的降壓效果。
(8)丙磺舒可降低雙氯芬酸鈉栓的排泄,增加血藥濃度,從而增加毒性,故同用時宜減少本品劑量。
(9)雙氯芬酸鈉栓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泄,增高其血濃度,甚至可達中毒水平,故本品不應與中或大劑量甲氨蝶呤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