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病人小便失去控制怎么辦
脊髓損傷后,小便失控和感覺喪失是非常嚴重的后果,病人往往反復出現泌尿系感染和尿液返流而造成腎功能衰竭。
如果第一腰椎損傷傷及圓椎馬尾神經,中斷了排尿反射弧,尿道外括約肌松弛,腹肌用力或擠壓下腹部可排出尿液,所以病人活動時往往排尿出來濕了被單、褲子。另外,這種排尿后往往在膀胱內仍存有很多尿液(尿不凈),所以特別容易引起感染。因此,這種損傷后尿失禁應4~6小時間隔導尿一次。值得提出的是,這種排尿方式必須保持每小時飲水量不超過125ml。另外,家屬應在醫生指導下學會導尿,病人學會自我導尿技術。
如果病人有發燒,尿色異常并有異味,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此時,不宜再間隔導尿,而應將尿管留置在膀胱中,外面固定不使其脫落,使尿管開放。
尿管應每周更換一次,如不易固定,亦有用帶氣體的導管,插入膀胱充氣即可固定。
應進行定時排尿訓練,增加腹壓的訓練,患者或家屬可用手在下腹部用力壓迫將尿排出,但不能用力太大,以免尿液返流。排尿前,可叩擊、按摩下腹部。應盡可能站立或坐位排尿,少用臥位排尿。
脊髓損傷患者的導尿可以在家中進行,因為患者不可能長時間住在醫院之中。因此,在醫院中應學會如何導尿。
間歇導尿術
一般情況下,如果每日4~6小時間隔導尿,可以在清潔狀態下完成,也就是說不用戴無菌手套和醫院使用是無菌導尿包,只需將導尿者(可以是病人家屬,也可以是病人自己。當然,病人如果是四肢癱,手的功能不好,就不能自行操作了)的雙手用肥皂在流動水中洗二次,使用一次性
導尿管,以硅膠管為好,將尿道口用醫院配好的1:500的洗必太浴液浸過的消毒棉球擦洗。輕柔地將尿管送入尿道,男性尿道比女性要長,故男性要多送入一些,一般15公分即可,要反復移動,導出尿液,以不殘留尿液為好,要輔以體位變化和壓迫下腹部,以利尿液排出。
適應征:完全不能排尿。不能完全排空尿,殘余尿大于100ml。尿失禁。
目的:防止腎臟功能受損,減少泌尿道結石和反復泌尿道感染的機率;避免因積尿而引起的膀胱炎;避免失禁;避免因留置尿管時間長而引起尿道瘺甚至陰莖裂;增強病人自尊;降低膀胱貯存尿太多以致自律反射紊亂發生率。
禁忌征:原因不明的發熱,泌尿系感染;膀胱輸尿管反流;尿道損傷;
前列腺炎癥或肥大的病人應慎用,
前列腺癌癥病人禁用。
注意事項:導尿前須徹底清潔雙手并注意個人衛生。培養定時排便的習慣,以免因便秘而影響排尿。女性清潔會陰時,要由上而下。飲水,每日應保持約1500ml(約200ml/1杯水)。操作時動作輕揉,導尿管應涂上足量的潤滑劑,防止損傷尿道。當插入導尿管有困難或遇到阻力時,應稍候5分鐘,讓膀胱的括約肌松馳,然后再試,若情況沒有改善,應停止并前往醫院就診。導尿時若發現少量血絲,不要驚慌,但若血量增多,應盡快前往醫院就診。定期前往醫院泌尿科檢查膀胱功能及泌尿道有無感染。
尿失禁用器具
男性患者的集尿器品種較多,一種為陰莖套(特制品,較節育用陰莖套厚,且有一個彈力固定圈),另一端通過塑料管接到
尿袋上,一般放到小腿上,坐在輪椅不被人看到,也有的可掛到床邊,尿液滿了還可拆下倒掉尿液再重復使用。尿袋口有一防止尿液倒流裝置,病人躺倒時不會倒流回膀胱。避免了逆流感染。也有一種三角褲中央開一個口,將陰莖套固定與褲子中央塑料環中,而不至于壓迫陰莖根部,但在臥外時,有時漏尿。
女性集尿器也有生產,但由于固定困難,都不理想。現在有生產一次性集尿便短褲,吸水性較強,用后更換。
所有患者排尿應定時,加上叩擊、刺激下腹部或大腿根部,擠壓下腹,均可通過訓練坐在便器上排尿為佳,尤其是坐位,腹壓增加,更利于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