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鄧某某 ,女 ,27歲 ,商販。因鞏膜、皮膚、小便黃 3天 ,伴見口苦口干 ,納差身軟 ,脅下脹痛 ,苔黃厚膩 ,脈濡數(shù)。肝功能檢查 ,谷丙轉氨酶 110單位 ,黃疸指數(shù) 28單位 ,兩對半檢查陰性而收入住院治療。
本病屬中醫(yī)“黃疸”濕熱蘊結。濕熱留戀肺胃 ,濕熱交蒸 ,故口苦 ;熱為濕遏 ,郁阻于內 ,不得發(fā)越 ,故郁而發(fā)黃 ;氣機阻滯則胸脅脹痛 ,納差身軟 ;小便黃 ,苔黃厚膩皆為濕熱內蘊之象。治以清熱化濕 ,解毒利便 ,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味 ;藥用 :白豆蔻 12
克(打碎 ) ,藿香 15
克 ,石菖蒲 12
克 ,茵陳 40
克 ,滑石 20
克 ,淡竹葉 15
克 ,黃芩 12
克 ,連翹 1 5
克 ,柴胡 15
克 ,虎杖 20
克 ,板藍根 30
克 ,金錢草 30
克 ,薄荷 10
克 (后下 )水煎服 ,每日 1劑 ,日服 4次。連服 7劑后黃退 ,仍感納呆、乏力、脅脹。遂去連翹、薄荷 ,加蒼術 12
克 ,砂仁 12
克 ,山楂 15
克。 5劑后諸癥悉減 ,查肝功均在正常范圍內。后服柴芍六君子湯加茵陳、五味子、黃芪 ,5劑 ,以善其后。 上方用茵陳、金錢草清熱利濕而退黃 ,黃芩、板藍根、虎杖清熱解毒而燥濕 ,滑石、淡竹葉利濕熱而解暑 ,余藥相配 ,清熱滲利 ,行氣化濁 ,故治黃疸型
肝炎有效。
近年來 ,筆者在臨證治療黃疸型肝炎患者 183人。根據(jù)該病是接觸性傳染, 時疫之邪多在氣分, 臨床證見鞏膜肌膚發(fā)黃 ,口苦粘膩 ,納呆 ,胸悶腹脹 ,口渴不欲飲 ,尿黃 ,苔黃膩 ,脈濡數(shù)者 ,均使用《溫熱經緯》所載甘露消毒丹湯方治療。該方王士雄推崇為“此治濕溫時疫之主方也”。用之確能收到滿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