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肝病分會主任委員
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 莊輝
我國普通人群中乙肝病毒的感染率比較高,但絕大部分屬于感染后不發病的無癥狀乙肝病毒攜帶者,只需定期檢查“兩對半“而無需治療。感染乙肝病毒后發病的有以下幾種:急性乙肝、慢性乙肝、重型乙肝、膽汁淤積性乙肝、乙肝肝硬化等,第一、三、四種在整個乙肝患者中所占的比例都比較少,而且由于病程相對較短,患者也能較好地與專科醫生配合。唯獨慢性乙肝和乙肝肝硬化問題較多。這是因為:一則我國乙肝病毒感染率高,慢性乙肝患者的絕對數比較多:二則慢性乙肝的病程長,適宜在門診就醫,患者普遍求愈心切。所以有一段時期,社會上對慢性乙肝診斷和治療的認識存在混亂現象。患者在投醫治療方面出現盲目追求“轉陰”,一些不實的醫療廣告也讓患者走了不少彎路。為了讓患者對慢性乙肝的正規治療方法以及要達到的目的有較清楚的認識,我想分幾點來談這個問題。
>> 首要選擇:正規醫院肝炎專科
慢性乙肝的診斷、分型與治療方案的確立,雖然受制于許多因素,但首先必須做到選擇設有肝炎專科的正規醫院。因為這類醫院在設立肝炎專科時,不僅配備了專科醫師,還有一整套診斷病毒性肝炎的設備,以及對治療效果的監測手段。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正規醫院肝炎專科的設備和技術不斷更新、升級,日益完善。此外,專科醫師判斷肝炎的治療效果不是單憑患者的主觀感覺,而要結合客觀的化驗和檢查結果,有時甚至需要進行反復化驗,動態觀察并檢測一些重要的指標,做出比較科學的判斷,才能為患者正確制訂或調整治療方案。
慢性乙肝的特點是病程長,病情常有反復。另一個特點是患者的癥狀、化驗結果有時與肝細胞實際的損害程度并不呈平行關系,即有時肝臟組織損害比較明顯,而患者的自我感覺并不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由臨床經驗豐富的肝炎專科醫師來把握,才有可能弄清病變的實際情況。所以,我們把選擇醫院和專科醫師視為慢性乙肝患者接受正確診治的第一步。如果第一步走錯了,以后難免步步不到位,甚至越走越遠。
>> 治療目的:阻斷病毒復制
慢性乙肝患者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病情輕重程度和表現不一,說明體內存在不同程度的乙肝病毒復制(繁殖),這也是病情反復的重要原因。如果病毒復制處在高水平狀態,多表現為重癥肝炎(此時需要住院治療);處于低水平時,癥狀雖不明顯,但肝臟內有炎癥損傷和修復過程的反復。這兩種過程經常反復發生,使病情向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發展。所以,阻斷乙肝病毒的復制是慢性乙肝治療的根本目的。抗病毒治療可以有五個方面的好處:①抑制病毒復制,減少傳染性;②改善肝功能;③減輕肝組織損傷;④減少或阻止肝纖維化以及由硬化所導致的肝癌;⑤提高生活質量。那些盲目追求將乙肝表面抗原轉陰的“療法”,是沒有把治療目的建立在阻斷乙肝病毒復制的基礎上,只是追求暫時、表象“好轉”,是不夠全面的。
>> 治療方案:強調用藥個體化
前面我們談了慢性乙肝的病情復雜多樣,其嚴重程度和表現不一定一致,需要醫生在病情發生變化時及時調整藥物或劑量,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治療要個體化。如果患者主動放棄復診,醫生就不能系統地觀察病情變化,也就不可能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有些患者愛與別的患者作比較:為什么同樣患的是慢性乙肝,給他用了貴的藥,給我卻用了便宜藥?其實這是一個誤解。當你了解了個體化治療的意義后,就會主動配合,使自己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嚴格地講,專科醫生對初診的慢性乙肝患者,一般先是根據他的年齡和病程選擇抗乙肝病毒的藥物,經過一段時間的療效觀察(包括患者的自覺癥狀、體格檢查和血液化驗)之后,可能需要作藥物和劑量的調整,使每一名患者的治療方案更適合其實際情況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