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
周圍血管疾病的治療我們應該了解哪些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積極預防復發、克服不良習慣以及堅持完成療程這些都是周圍血管疾病患者需要了解的治療常識,正是缺乏周圍血管疾病的治療常識,很多病人因此耽誤了病情,認識周圍血管疾病的治療常識是很有必要的:
早期診斷:
目前許多醫院醫生對周圍血管病的早期診斷率還比較低,加之,病人自己對疾病的認識程度也不夠,不能及時就診,因而使不少病人失去最佳治療時機。與此相反,一些其他足痛性疾病誤診斷為周圍血管疾病者也時而見到。這是掌握血管科基本知識和基本診斷技術不足的結果。
早期治療:
早期治療是指當我們一旦確定病人患有周圍血管疾病,就應立即確定治療方案,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因為,周圍血管疾病一旦形成,就處于一種不斷變化與發展的過程中。甚至有些疾病發展變化非常迅速,幾分鐘或幾小時就可對疾病的預后結果產生巨大的差別。如靜脈血栓或動脈栓塞等,如果在發病幾分鐘至6小時以內就診,則往往可經治療獲得痊愈,否則不但增加治愈的難度,也直接影響到患者預后。有些靜脈曲張或靜脈炎等延誤治療日久,由于靜脈返流、炎癥刺激就可以出現更多的曲張或潰瘍,甚則引起深靜脈病變。而脈管炎拖延日久,一旦出現壞死,治療的難度則明顯加大,甚則導致截肢。因此,早期治療是極其重要的。
積極預防復發:
幾乎所有的周圍血管疾病患者,經中西醫結合規范治療后,都能迅速或緩慢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但是,預防復發,尚需服藥鞏固一段時間。一些患者隨著疼痛、腫脹、潰瘍、怕冷等癥狀的消失,容易產生錯誤的想法,即治好了就不用再吃藥了,加之由于經濟條件、服藥不便等因素的影響,有些患者便停止了服藥。停藥時間短,可能無明顯影響,如果停藥時間長,就容易使某些病情復發,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硬化閉塞癥等疾病。如果過早停止用藥,導致病情復發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當疾病獲得滿意治療后,繼續用藥鞏固以防復發也是非常重要的。
克服不良習慣:
血栓閉塞脈管炎、動脈硬化閉塞癥等患者90%以上都有吸煙、受寒史。而實驗研究發現,吸煙引起的血管變態反應性炎癥是100%。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吸煙者都有可能引起血管內膜損傷,如果繼續吸煙,必然容易造成動脈疾病的進一步加重或復發。其次,寒涼也容易使血管痙攣,導致中小血管內微血栓形成,血管炎癥加重,所以,動脈疾病患者一定要忌煙、保溫。
堅持完成療程:
許多周圍血管疾病,如大動脈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靜脈血栓等需要較長時間服藥,完成療程、方案規定的服藥時間,以恢復血管功能,完全消除血管炎癥。如果過早停藥,則容易使疾病復發,或病情再次加重。此外定期復查對周圍血管病來說非常重要,復查對于預防疾病的復發及了解疾病的徹底恢復是不可缺少的。常檢項目一般包括:血管功能、血管搏動、DOPPEER等。
臨床上將
心腦血管病以外的血管疾病統稱為周圍血管病,包括動脈、靜脈及淋巴三個系統的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周圍血管疾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強的高發病種,若長期不愈,病情將呈進行性發展,重者將導致截肢致殘,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