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是老年人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6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約為7.2%,AF引起的缺血性
腦卒中是非AF者的5倍。我國AF患病率為0.61%, 約有1000萬患者。缺血性腦卒中發生率在70歲AF患者中平均約為5.3%,80歲以上住院AF患者中則高達32.9% 。
大量隨機臨床研究證實,在老年AF患者中華法林療效高于其他抗凝藥和抗血小板藥。最近的隨機研究顯示,75歲以上AF患者應用華法林比用抗血小板藥降低腦卒中更為有效,并且不增加出血風險。
華法林用藥后出血風險的影響因素
華法林治療期間出血影響因素包括患者相關因素(年齡、性別、遺傳、并存疾病、聯合用藥、生活習慣等)和治療相關因素(抗凝強度、起用時間、監測質量等)。主要影響因素如下。
年齡、性別和遺傳因素
大多數研究顯示年齡是華法林治療期間出血的重要影響因素 。老年房顫患者治療出血率高的可能原因:① 藥物代謝清除能力減低;② 并存疾病多,聯合用藥多,藥物相互作用;③
腦血管病變多、易跌倒者多致顱內出血增多;④ 消化道病變多致消化道出血增多;⑤ 神經精神障礙者多,影響服藥順應性。 有研究證實,華法林治療AF女性出血率略高于男性,但是尚無臨床研究證實女性是出血并發癥的獨立危險因素。
對抗凝藥物敏感性不同導致了臨床療效的明顯差異。至少有30種基因與華法林的作用及代謝有關。
三種用藥方案
華法林降低體內合成維生素K的能力從而減少凝血蛋白的合成
老年AF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血栓治療有三種方案:
單用阿司匹林:小于75歲,不合并其他卒中高危風險(卒中史,TIA, 全身性血栓史,瓣膜置換術后,心力衰竭)者,可以單用阿司匹林75~300 mg/d。
單用華法林:老年穩定性冠心病+AF患者,單用華法林(INR 1.5~2.5)應能提供滿意的抗血栓治療。
聯合用藥:① 阿司匹林+華法林:在急性冠脈綜合征期間,必須應用抗凝與抗血小板藥物,此時可以根據患者情況二者聯用甚至再加用氯吡格雷,須密切觀察出血情況。病情穩定后可以恢復華法林單用。②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對于不適宜華法林治療的老年患者,二聯抗血小板治療比單用阿司匹林可顯著降低卒
中風險38%,但大出血風險也增加。
藥物相互作用
增強華法林作用的藥物:抗血小板藥、非類固醇類抗炎藥、 奎尼丁、水合氯醛、甲苯磺丁脲(競爭血漿蛋白結合點);氯霉素、丙米嗪、西咪替丁(抑制其代謝);廣譜抗生素(減少維生素K合成)。
減弱華法林作用的藥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鈉、格魯米特(加速其代謝);維生素K及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雌激素(促進凝血因子合成);制酸劑、緩瀉劑、利福平、氯噻酮、螺內酯(抑制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