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晚期癌轉移仍開腹腔
病例:一位50歲出頭的男性患者因胃癌并發肝轉移,進行外科手術,打開腹腔后因廣泛轉移無法切除癌塊,重新縫合,白白挨了一刀。日前,進行藥物治療——化療以及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兩個療程后病人肝臟轉移病灶吸收并在此后明顯縮小。
專家觀點:晚期癌癥并出現轉移的病人中的很大一部分不宜首選手術治療,而是以藥物治療為主,早期腫瘤病人則是以手術為主的多學科綜合治療。目前臨床上不能進行規范化治療的腫瘤病人比較多,原因在于有的病人病急亂投醫。此外,許多病人對于藥物治療不了解,以為只有開刀才最有用,實際上,藥物治療的方法很多,有常規化療、大劑量、小劑量持續滴注化療、抗腫瘤血管治療、腫瘤生物治療,中醫藥治療、鎮痛支持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等。
誤區二:初次治療后不再定期復查
病例:一例老年女性患者,因不明原因貧血在外院治療,但沒找到出血原因。后因腸梗阻急癥做手術,術中發現左半結腸腫瘤,腫瘤切除后進行了術后輔助化療。然而,患者在此后沒有進行定期復查,直到胸部CT檢查發現雙肺轉移,才到南京市第一醫院腫瘤內科求治。腫瘤內科的醫生 為其制定了詳細的化療方案,化療兩周期后患者雙肺轉移灶幾乎消失,繼續鞏固化療后療效達到完全緩解。
專家觀點:醫院中很多患者因沒有定期復查而致復發后再進入醫院治療。根據國際通行的規定,病人定期復查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中晚期病人,更要定期復查。一些病人在經治療后,由于缺乏相應的知識,有的懼怕查出病情進展,有的只是憑身體感覺,在感覺好一些時就放松了警惕,最終在復發加重后才重視,加重身體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