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結腸炎是比較好確認的。結腸炎的早期癥狀:如腹瀉、大便不成形、腹痛、腸鳴、便秘、便秘、腹脹、粘液便及膿血便,消瘦、乏力、怕冷等癥。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起病多緩慢,病情輕重不一,腹瀉是主要癥狀,排出膿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緩解的特點。
結腸炎起病多數緩慢,少數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遷延數年至十余年,常有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或持續性逐漸加重,偶呈急性暴發.結腸炎的早期癥狀總結表現為以下幾點:
1、腹瀉:腹瀉是結腸炎最主要癥狀。輕者每天3-4次,呈軟便或糊狀便,可混有粘液和膿血;重者數十次,還有的是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
一般來講結腸炎屬于腸道疾病,所以在早期時往往出現的是胃腸道癥狀,經常出現有腹瀉癥狀,每日腹瀉次數據病情輕重不同而次數不同;偶食辛辣刺激或生冷油膩的食物后腹瀉癥狀加重;腹瀉發生后,通過常規止瀉類藥物,有緩解趨勢,但停藥后仍會出現;大便中有鼻涕樣泡沫狀粘液;同時伴有腹痛、腹脹、腸鳴、肛門下墜感和里急后重癥狀。
2、腹痛:腹瀉前多有腹痛癥狀,腹痛則腹瀉,腹瀉后疼痛減輕。疼痛多以脹痛為主,多為固定,多局限在左下腹或左腰腹部,持續隱痛者也不少見,輕者多無腹痛。
3、消化不良:為非特異性癥狀,主要見厭食,上腹部飽脹感,惡心嘔吐,噯氣吞酸等。
4、便秘:大便次數少,通常7天內排便少于2或3次,甚至10多天還沒便意。大便量少、便干硬、排出困難,排便時還伴腹部不適或腹痛,但能在排便后緩解。需要注意的是,便秘和腹瀉都是結腸炎的早期癥狀,嚴重時可能出現兩者相互交替發生的現象,因此要格外注意。
5、便血:是本病主要癥狀之一,輕者血液附于表面,重者鮮血下流,以至休克。
6、其他癥狀: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消瘦、乏力、腸鳴、失眠、多夢、怕冷等,嚴重者有可發熱,心跳加速,以及衰弱,貧血,失水,營養障礙等表現。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結腸炎患者應少吃粗纖維食物:忌選粗纖維的食物和加工粗糙的食品。因為大量的粗纖維食物會刺激腸道,并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對原本就營養不良的患者而言更會加重病情。所以,應盡量限制食物纖維,如韭菜、芹菜、白薯、蘿卜、粗雜糧、干豆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