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四醫院 李霽虹 趙昭性 趙利平 冀霞 王鵬 037008
【摘要】目的 探討
胸腺肽α1和
苦參素聯合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療效和遠期療效。方法 將44例HBV—DNA、HBeAg陽性的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隨機分成單一治療組(
苦參素)和聯合治療組(
苦參素+
胸腺肽α1)。結果療程結束時,聯合治療組HBeAg血清轉換率47.8%(11/23)明顯高于單一治療組14.3%(3/21),P<0.05;停藥一年后,聯合治療組的HBeAg持續轉換率39.1%(9/23)也明顯高于單一治療組4.8%(1/21),P<0.05;治療過程中,兩組病例HBV—DNA定量明顯下降,但聯合治療組下降更顯著;療程結束后,兩組病例ALT的復常率基本一致,達73.9%(17/23)和66.7%(14/21),但停藥一年后單一治療組僅有23.8%持續下降,明顯低于聯合治療組的56.5%;治療結束后,聯合治療組的完全應答率(43.5%)明顯高于單一治療組(9.5%),停藥一年后的持續應答率分別為43.5%(10/23)和9.5%(2/21),P<0.05。治療過程中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結論
胸腺肽α1聯合
苦參素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療效優于單一用藥,且不良反應少。
【關鍵詞】病毒性肝炎,乙型;
胸腺肽α1;
苦參素為尋找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較為有效的療法,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2年8月采用
胸腺肽α1(
邁普新)與
苦參素聯合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
選擇我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4例。年齡19~67歲;男性42例,女性14例;血清HBeAg及HBV—DNA持續陽性6個月以上;ALT高于正常值,但不超過正常值上限的10倍;近半年內未經過規則的抗病毒治療者。
1.2診斷標準:[1]
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9月全國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術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診斷標準。
1.3治療方法:
將44例慢乙肝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第一組為單一治療組共21例,應用
苦參素(博爾泰力)注射液600mg肌注,1次/天×45天,400mg肌注,1次/天×45天,
苦參素片劑0.2口服,3次/天×3個月。第二組為聯合治療組共23例,在第一組用藥基礎上加用
胸腺肽α1(成都地奧生產,商品名:邁普新)1.6mg皮下注射,每周二次,療程6個月。
1.3.1觀察項目:
1、 肝功能:采用日立—7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ALT、AST及TB,每二周一次。
2、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HBeAg/抗HBe、抗HBc、HBsAg,每月一次。
3、 HBV—DNA定量:每月一次,采用瑩光定量PCR技術,少于1×103Cop/mL為陰性。
1.3.2療效判定:
完全應答:ALT復常,HBV—DNA陰轉,HBeAg血清轉換。
部分應答:ALT復常,HBV—DNA陰轉,未出現HBeAg血清學轉換。
無應答:未達上述標準。
持續應答:停藥1年仍為完全應答或部分應答。
1.4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描述,配對資料采用t檢驗,對多組資料比較使用一元方差分析,率的比較用X2檢驗,P<0.05為統計學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病例各資料間比較P>0.05,無統計學顯著性差異,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組別 例數 性別(F/M) 年齡(歲) 病期(年) ALT(U/L) HBV—DNA對數值
單一組 21 4/17 30.3±11.5 4.5±3.9 108.9±51.6 8.53±0.86
聯合組 23 5/18 29.6±12.1 5.1±4.6 116.2±62.4 8.44±0.67
2.2治療后HBeAg/抗HBe改變情況:
由表2中可見,無論于療程結束時及停藥一年后,聯合治療組的HBeAg陰轉率及HBeAg/抗HBe的血清轉換率均明顯高于單一治療組,均具有統計學顯著性差異。
表2 治療后HBeAg/抗Hbe血清轉換情況
組別 HbeAg陰轉 HbeAg/抗Hbe血清轉換
6個月 停藥1年 6個月 停藥1年
單一組 7/21(33.3%) 4/21(19%) 3/21(14.3%) 1/21(9.8%)
聯合組 14/23(60.9%) 12/23(52.2%) 11/23(47.8%) 9/23(39.1%)
P值 <0.05 <0.01 <0.01 <0.01
2.3治療后HBV—DNA定量的改變情況:(見表3)
表3 治療后HBV—DNA變化情況
組別 HBV—DNA陰性 HBV—DNA定量對數值
6個月 停藥1年 6個月 停藥1年
單一組 15/21(71.4%) 11/21(52.4%) 5.233±0.906 7.015±1.276
聯合組 20/23(87%) 18/23(78.3%) 4.160±1.361 5.813±1.723
P值 <0.05 <0.05 <0.05 <0.05
2.4治療后ALT的改變情況:(見表4)
2.5綜合療效評價:
治療半年及停藥一年后患者的綜合療效見表5。由表中可見,治療半年和停藥一年時聯合治療組的完全應答率明顯高于單一治療組,具有統計學顯著性差異;聯合治療組的持續應答率也明顯高于單一治療組,P<0.05。
2.6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聯合治療組有3例、單一治療組有2例出現注射部位不適,療程結束后自行緩解,未發現其他不良反應。
表4 治療后ALT變化情況
組別 ALT值 ALT復常
6個月 停藥1年 6個月 停藥1年
單一組 39.3±22.3 74.5±41.2 14/21(66.7%) 5/21(23.8%)
聯合組 27.1±12.5 52.7±44.9 17/23(73.9%) 13/23(56.5%)
P值 <0.05 > 0.05 >0.05 <0.05
表5 兩組病例綜合療效比較
組別 6個月 停藥1年
完全應答 部分應答 完全應答 部分應答
單一組 2/21(9.5%) 11/21(52.4%) 2/21(9.5%) 4/21(19.1%)
聯合組 10/23(43.5%) 14/23(60.9%) 10/23(43.5%) 7/23(30.5%)
P值 <0.05 <0.05 <0.05 <0.05
3討論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是目前學術界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問題,單用抗病毒藥物的療效不甚理想,并有停藥后易反復、病毒變異等不良因素存在。因此,應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聯合治療已成為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的共識。
胸腺肽α1具有較強的調節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促進淋巴細胞成熟、增強輔助性T淋巴細胞和NK細胞的活性、誘導CTL的活性,能清除感染的肝細胞,減少CCCDNA庫存量,從而使得病毒蛋白的表達減少[2]。而
苦參素是從天然苦豆子中科學提取的生物堿,其主要成分為氧化苦參堿(約占98%),經基礎實驗研究和臨床實踐表明,具有直接抗乙肝病毒、抑制膠原合成、阻斷肝細胞凋亡、穩定細胞膜、清除自由基及調節免疫和升高白細胞等作用[3]。通過單用
苦參素及聯合邁普新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的綜合療效分析,聯合治療組完全應答率及持續應答率均明顯高于單一治療組,說明
胸腺肽α1聯合
苦參素能更有效地改善肝細胞功能及更持久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具有療效高、作用持久、價格低等優勢,治療過程中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12:324-329.
2、 林炳亮,黃桂梅,張曉紅,等.
胸腺肽α1與拉米呋啶聯合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療效研究.中國綜合臨床,2002,18:796-797.
3、 王國俊,蔡雄,等.氧化苦參堿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總結,傳染病信息,200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