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銳濕疣(Condyloma acuminata),又稱尖圭濕疣、生殖器疣(陰部疣)、性病疣。近年來由于性病的外延不斷擴大,此病被公認為性傳播疾病,也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
尖銳濕疣是歐美國家最常見的性病之一,其發病率逐年上升,據不完全統計,近15年來,美國尖銳濕疣的發病數增加了5倍。尖銳濕疣在我國也是最主要的性病之一,有些地區發病數占全部性病病人的20%~31%,為第2位或第3位。我國南方比北方多見,好發年齡在16~35歲之間。尖銳濕疣的傳染性很強,發病率較高,在國外僅次于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占第三位。在國內因尚無條件檢測非淋菌性尿道炎,所以它居淋病之后,占第二位,其年增長率超過100%,居各類性病之首。因此,有些單位在體檢時發現20-30%的女性患有尖銳濕疣也就不奇怪了。此病可在幾個月內自然消退,但也有少數病人的病變持續多年,經久不愈。因而要及早發現、及時徹底治療。
尖銳濕疣是性傳播疾病之一,但與淋病、梅毒的傳染方式不同,除了性接觸所致之外,還有30-40%是接觸污染物所致。
本病的病原體是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屬DNA病毒。人體皮膚及粘膜的復層鱗狀上皮上HPV的唯-宿主,尚未在體外培養成功。病毒顆粒直徑為50~55nm,一般光學顯微鏡是不能看到的,只有借助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人類乳頭瘤病毒的類型很多,近年來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發展迅速,證實人類乳頭瘤病毒有60種以上的抗原型,即這一家族里有60多個相似而又不同的病毒(亞型),其中至少有10個類型與尖銳濕疣有關(如6,11,16,18及33型,最常見6、11型),而第11,16,18型,則是國外目前研究宮頸癌、外陰腫瘤、陰莖癌的最熱門的病毒,其長期感染與女性宮頸癌的發生有關。尖銳濕疣與尋常疣、扁平疣、絲狀疣、掌跖疣等,同為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起。但不同類型的HPV能引起不同的疣。如Ⅰ型主要引起掌跖疣,Ⅱ型主要引起尋常疣,Ⅲ型主要引起扁平疣,而尖銳濕疣主要是由Ⅵ型、Ⅺ型病毒感染所引起。HPV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特別易生存增殖,故男女兩性的外生殖器是最易感染的部位。病毒可自身接種,因此發生于肛門等部位的損害常出現于兩側接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