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目的比較舍曲林與氯丙咪嗪治療強迫癥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將60例強迫癥患者隨機分為舍曲林組和氯丙咪嗪組,療程均為8周。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第2、4、6、8周未采用Yale-Brown強迫量表(Y-Bocs)、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定療效,采用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不良反應。結(jié)果舍曲林組和氯丙咪嗪組治療后,Y-Bocs、HAMD、HAMA分值均顯著
強迫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神經(jīng)癥,傳統(tǒng)的藥物治療中以氯丙咪嗪較為肯定,但由于其對多種神經(jīng)遞質(zhì)均有作用,選擇性差,所以不良反應也較多。國外報道[1-2],
舍曲林對強迫癥也有較好的療效,為了觀察舍曲林對強迫癥病人的療效及其不良反應,我們將其與氯丙咪嗪進行了對照研究,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樣本來源于2008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在我院精神科門診及住院患者。入組標準:(1)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1]。(2)Yale-Brown強迫量表表≥16分。(3)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強迫癥狀,嚴重軀體疾病、酗酒或藥物依賴及人格障礙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入組患者60例,隨機分為舍曲林組及氯丙咪嗪組,每組各30例。舍曲林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18~46歲,平均年齡(27.59±10.7)歲;病程3個月~3年;氯丙咪嗪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16~45歲,平均(25.3±9.99)歲,病程3個月~3年;兩組一般情況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給藥方法全部病例經(jīng)1周清洗后納入實驗或未用藥物者直接進入研究。舍曲林組劑量從50mg/d開始,1周至10天內(nèi)增至100mg/d。氯丙咪嗪組劑量從25mg/d逐漸加量,1周至10天內(nèi)增至100-200mg/d,平均150mg/d。
睡眠障礙者配伍使用小劑量苯二氮卓類藥物,病程為8周。
1.2.2療效評定標準在治療前、治療后第2、4、6、8周末采用Yale-Brown強迫量表(Y-Bocs)、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定療效,采用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不良反應。療效分4級:減分率≥75%為痊愈,50%~75%為顯著進步,25%~49%為進步,<25%為無效。治療前及治療第4, 8周末分別進行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及心電圖等檢查,并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
1.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8周后,舍曲林組痊愈11例,顯著進步11例,進步4例,無效4例;氯丙咪嗪組痊愈10例,顯著進步11例,進步6例,無效3例。舍曲林組顯效率為73.33%,有效率為86.67%;氯丙咪嗪組顯效率為70%,有效率為83.33%,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兩組患者量表評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YB0CS、HAMD、HAMA評定結(jié)果,兩組治療前后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略)注:*與治療前比較氯丙咪嗪,P<0.01
2.3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見表2。表2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略)]
由表2可知,舍曲林的主要不良反應為惡心、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以及頭痛、嗜睡等,且癥狀輕微,無需特殊處理。舍曲林組嗜睡、口干、心悸、心電圖異常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氯丙咪嗪組(P<0.05),兩組治療后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功能均無明顯變化。
3討論
雖然強迫癥的病因還不十分明了,但5-HT已被證實是一個關(guān)鍵性因素[2]。在強迫癥的治療指南中,SSRI類藥物和氯丙咪嗪依然是主要的治療藥物。傳統(tǒng)治療強迫癥的藥物如氯丙咪嗪由于劑量大,不良反應多,及過量時的毒性作用,應用受到限制。舍曲林屬于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s),其化學和藥理性質(zhì)與三環(huán)類(TCAs)、四環(huán)類及其它抗抑郁藥有所不同。舍曲林選擇性抑制中樞神經(jīng)突觸前膜對5-HT再攝取,選擇性高,作用強度大,其代謝產(chǎn)物去甲舍曲林幾乎沒有活性。舍曲林有效治療強迫癥的機理是通過其對中樞 5-HT遞質(zhì)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強迫癥具有5-HT系統(tǒng)功能異常已得到很多研究證實[5-6],文獻報道[3-4],舍曲林對強迫癥的療效與氯丙咪嗪相當或優(yōu)于氯丙咪嗪。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舍曲林與氯丙咪嗪在治療強迫癥方面療效相當,兩組治療后各量表減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但兩種藥物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藥物副反應方面。研究發(fā)現(xiàn),舍曲林的主要不良反應為惡心、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以及頭痛、嗜睡等,且癥狀輕微,無需特殊處理。而且這些副作用也顯著低于氯丙咪嗪組。氯丙咪嗪的主要不良反應就是經(jīng)典的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物的副作用,嗜睡以及抗膽堿能作用相當明顯,從副作用出現(xiàn)的幾率來看也能證明。舍曲林對5-HT的高度選擇性,避免了氯丙咪嗪常見的抗膽堿能作用,患者較少發(fā)生嚴重的口干、便秘等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舍曲林治療強迫癥安全有效,其抗強迫療效與氯丙咪嗪相當,副反應明顯少于氯丙咪嗪,在常用劑量下,舍曲林不良反應輕微,有較好的耐受性,劑量固定,服用方便,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第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1:107-108.
[2]沈漁邨.精神病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5:684-685.
[3]Coodman WK,Mcdougle CJ,Price LH.Pharm acotherapy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J].J Clin Psychiatry,1992,52suppl(2):29-37.
[4]Crcist J,chouinarad G,Duboff E,et al.Double-blind.Parallel comparison of three closages of sertraline and placebo in outpatients with ob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J].Arch.Gen Psychiatry,1995,52suppl (1):289-295.
[5]GreisD.J,Chouinarad G,Dubof E,et al.Double-blind.Paralled Comparison of three dosages of sertraline and placeboin out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J].Arch Gen Psychiarry,1995,52suppl(4):289-295.
[6]Goodman.WK,Mcdougle.CJ,PriceLH.Pharmacotherapy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J].J Clin Psychiatry,1992,52suppl(10).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