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強迫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屬于一種精神心理疾病。很多朋友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強迫癥狀,但是由于癥狀較輕,并沒有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是如果長期如此不加控制,就有可能發展為強迫癥,從而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治療強迫癥呢?
強迫癥患者要學會自我治療強迫癥,自我治療是強迫癥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以下看看強迫癥患者的自我治療的一些方法。
1.自由聯想法:在強迫癥患者進行心理治療的時候,刻意讓患者選擇自己喜歡的的題目,如愛好、生活、家庭、工作或發病經過等。總之隨著腦中所涌現的念頭脫口而出,因為這樣可以根據患者當時的心理狀態,用同情的語調引導病人將伴有嚴重焦慮和沖突的事情進入病人的意識中,將壓抑的情感發泄出來。由于許多事情屬于幼年時代的精神創傷,當時所產生的情感反應常是比較幼稚的,現在當患者在意識中用成人的心理去重新體驗舊情,就比較容易處理和克服掉。這叫做情感矯正,這樣患者所呈現的癥狀也會自然消失。
2.解釋法: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心理咨詢師的中心工作就是向患者解釋他所說的話中潛意識含義,幫助患者克服抗拒,而使被壓抑的心理得以源源不斷地通過自由聯想和夢的分析暴露出來。解釋是逐步深入的,根據每次咨詢的內容,用患者所說過的話做依據,用患者能理解的語句明白的告知他的心理癥結的所在。解釋的程度隨著長期的心理治療和對患者心理的全面了解而逐步加深和完善,而患者也會在長期的心理治療中,有自我意識中逐漸培養起一個對人對事成熟的心理反應和處理態度,因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的。但是必須注意的是,此治療方式適應癥是對心因性神經癥,心理創傷、童年精神創傷、交通、空難、親人突然離去等癥狀,不適合兒童、已出現精神錯亂癥狀的各種精神病人。因為它需要長時間、多次療程、費用開支大。但這一經典心理分析治療的技術仍在各種改良的分析療法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移情法:當患者沉入往事回憶,說出許多帶有焦慮感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往往是與他關系密切的人物有關,自然,情感的發泄也是有針對性的。在心理咨詢中病人往往把治療者當作他發泄的對象,這就叫移情,把過去與父母的病態關系轉移到與治療者的關系上。當病人出現移情,對治療者表露出特殊的感情,咨詢師一定要超脫自己,善于利用這一移情,循循誘導,讓病人認識到建立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必要性。當這些從無意識過程中所暴露出的病態或幼稚情感和人際關系成為意識過程的內容時,這種不成熟的或“神經癥性”的心理防衛機制就減弱了,移情問題也就隨之消失了。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強迫癥多發人群包括焦慮癥與遺傳因素、個性特點、不良事件、應激因素等均有關系,尤其與患者的個性特點緊密相關,比如:過分追求完美、猶豫不決、謹小慎微、固執等,具備這些不良個性特征容易患強迫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