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什么是強迫癥之前,首先讓我們看下什么是強迫癥的特征:一、來訪者體驗到思想或者內在驅使是他自己的,是他主觀活動的產物,但他有受強迫的體驗。 二、主觀上感到必須加以意識的抵抗,這種反強迫與自我強迫同時出現。 三、有癥狀自知力,即來訪者感到這是不正常的,甚至是病態的,至少希望能夠消滅強迫癥。自我強迫和自我反強迫是神經癥性心理沖突的典型和尖銳形式,也是來訪者精神痛苦的根本所在。
那么什么是強迫癥?強迫癥(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縮寫OCD)是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神經癥。以有意識的自我強迫與有意識的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為特征,患者明知強迫癥狀的持續存在毫無意義且不合理,卻不能克制的反復出現,愈是企圖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緊張和痛苦。病程遷延者可以儀式性動作為主要表現,雖精神痛苦顯著緩解,但其社會功能已嚴重受損。
一般認為每五十個人中就會有一人得過強迫癥,比如英國就有100多萬強迫癥患者,青少年患病率很高,一般認為青少年時期患強迫癥在成年前都可康復,國外報道發病率為2%,也有心理學家認為發病率至少10%,性別分布上無顯著性差別,隨社會的發展,現代人宅男宅女們,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孤獨的面對電腦也很容易在特定小事上出現強迫心理的種子,預防強迫癥需要有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和經常參加團體社交活動。
知道了什么是強迫癥以及什么是強迫癥的癥狀之后,我們來介紹下怎么樣護理強迫癥。(1)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以支持心理治療為主要內容,堅定病人的治療信心。在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時,及時予以肯定,鼓勵病人,讓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對病的康復抱樂觀的態度而不是絕望。(2)與病人建立有效的溝通,了解病人的內心體驗、感受,了解病人的情緒反應類型,有助于及時、準確地掌握病人的情緒變化,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預防問題的發生。(3)注意溝通技巧,講究語言的使用。避免使用中傷性的語言和使用粗暴的行為去制止病人的強迫動作和行為。如強迫將病人保護起來而不做任何的解釋,或斥責病人:“煩死了”、“假干凈”等。要防止傷害病人的自尊心,考慮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4)對有強烈自殺企圖和行為的病人進行保護性約束時,要向病人講清保護的目的。否則,病人會誤解為保護是對他的懲罰而加重與醫護的對立情緒而出現極端的行為反應。(5)按“防自殺護理常規”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