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汀(加巴噴丁)是一個新的抗
癲癇藥物,被臨床證實具有強大的抗癲癇效應。派汀(加巴噴丁)首先作為γ-氨基丁酸(GABA)類似物用于治療痙攣而被研制出來,證實具有強大的抗癲癇效應。派汀開始只能被批準用于不完全性癲癇的治療,后來研究發現在治療慢性疼痛綜合征尤其是神經病理性疼痛方面療效顯著。
藥理作用: 加巴噴丁抗驚厥作用的機制尚不明確,但動物試驗提示,與其他上市的抗驚厥藥物相似,加巴噴丁可抑制癲癇發作。小鼠和大鼠最大電休克試驗、苯四唑癲癇發作試驗以及其他動 物試驗(如遺傳性癲癇模型等)結果提示,加巴噴丁具有抗癲癇作用,但這些癲癇模型與人體的相關性尚不清楚。
加巴噴丁在結構上與神經遞質GABA相關,但不與GABA受體產生相互作用,它既不能代謝轉化為GABA或GABA激動劑,也不是GABA攝取或降解的抑制劑。放射性配體結合試驗發現,加 巴噴丁濃度達到100μM時,對許多常見受體位點無親和力,包括苯二氮受體、谷氨酸受體、NMDA受體、quisqualate受體、海人草酸受體、番木鱉堿-不敏感性或-敏感性的氨基乙酸 受體、α1、α2或β受體、腺苷A1或A2受體、M或N受體、多巴胺D1或D2受體、H1受體、5-羥色胺S1或S2受體、阿片μ,δ或k受體、尼群地平或地爾硫標記的電壓敏感鈣通道位點、 蛙毒素A 20-α-苯甲酸鹽標記的電壓敏感的鈉通道位點。由于在評價藥物對NMDA受體作用的幾個常用試驗所得出的結果是相反,故目前尚無任何關于加巴噴丁對NMDA受體作用的統 一認識。
體外研究顯示加巴噴丁在大鼠腦內的結合位點分布于新皮層和海馬,其高親和力的結合蛋白被證實為電壓激活鈣通道的輔助亞單位,相關功能尚未闡明。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嗜睡、疲勞、眩暈、頭痛、惡心、嘔吐、體重增加、緊張、
失眠、共濟失調、眼球震顫、感覺異常及畏食。
偶有出現衰弱、視覺障礙(
弱視、復視)、震顫、關節脫臼、異常思維、健忘、口干、抑郁及情緒化傾向。
在臨床研究中以下情況偶有發生:消化不良、便秘、腹痛、尿失禁、食欲增加、鼻炎、咽炎、咳嗽、肌痛、背痛、面部和肢端或全身水腫、勃起功能下降、牙齒異常、牙齦炎、瘙 癢癥、白細胞減少癥、
骨折、血管擴張及
高血壓。
另外,在12歲以下兒童的臨床試驗中觀察到攻擊性行為、情緒不穩定、多動(過多的運動,部分不能控制)、病毒感染、發熱。
加巴噴丁膠囊治療的患者中有發生出血性胰腺炎的報道。
有個別病例服用加巴噴丁膠囊治療時發生過敏反應的報道(Stevens-Johnson綜合征,多形性紅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