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今腎移植術后抗排斥治療的新的高效的免疫抑制劑不斷出現,而抗排斥治療中的輔助用藥,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合理應用輔助藥物,有助于患者減輕經濟負擔,減輕免疫抑制劑的毒副作用,保護和改善腎功能。腎移植的抗排異治療就是免疫抑制治療。
目前,
腎移植術后常用免疫抑制劑的常見藥物有:
(1)硫唑嘌呤:是應用最廣的抑制
器官移植排異反應的藥物。用法為:術前晚口服200mg,術日晨繼服100mg,術后1~2天禁食,故不用硫唑嘌呤,術后第三日起每日口服50mg,維持直至停用環孢霉素A,然后逐步改為每天每千克體重2mg.肝功能減退或移植腎功能減退時應減量,最低維持劑量為每天每千克體重0.5-1.0mg.
(2)腎上腺皮質激素:常用強的松。一般主張在移植當天開始給藥。通常是先用較大劑量,約每日每千克體重1~2mg,以后逐漸減少,直至每日10~20mg的維持量。必要時可采用甲醛強的松龍沖擊療法。
(3)環磷酰胺:治療急性排異反應可采用環磷酰胺沖擊療法,每天200~400mg靜脈點滴,持續2~3天。小劑量時可預防慢性排斥反應,每日50~75mg口服。
(4)環孢霉素A:80年代初,由于
環孢素A的問世,使腎移植的存活率出現了劃時代的進展。由于環孢霉素A免疫抑制作用強且副作用比強的松、硫唑嘌嶺少,因此已成為腎移植術后首選的抗排異藥物。美國Kahan教授提出聯合用藥方案,即硫唑嘌呤每天每千克體重2mg,強的松每天10mg,環孢霉素A每天每千克體重2~3.5mg.
以上就是腎移植術后常用免疫抑制劑的介紹,如您還需更詳細了解,請拔打百濟新特藥房的全國統一服務熱線400-101-6868,咨詢相關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