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地明是由
環(huán)孢素制成的免疫抑制劑藥物。新山地明主治免疫性疾病。新山地明功能主治:
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及內源性
葡萄膜炎、
類風濕性
關節(jié)炎、異位性
皮炎、
銀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腎病綜合征。新山地明還對多種已知的或正在研究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新山地明是根據(jù)微乳劑能降低藥代動力學變異性的原理而設計的一種環(huán)孢素新配方。
在這科學技術水平日益發(fā)展的時代,器官移植再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譚了,但是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人們仍然心存顧慮,其中最大顧慮之一就是移植過程中自身器官的排除“異己”反應,這往往也是影響器官移植成敗的一大因素。怎樣才能做到減少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呢?環(huán)孢素軟膠囊為器官移植筑起一道堅固的防線,能有效抵抗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應。
環(huán)孢素軟膠囊是1970年從多孢木霉菌和柱孢霉菌的代謝產物中提得,1978年開始應用于臨床,1980年化學合成,新山地明為1 1個氨基酸的環(huán)化多肽,相對分子質量為1 202 600。其對細胞免疫和胸腺依賴性抗原的體液免疫有較高的抑制作用,主要抑制T細胞,作用于T細胞活化早期。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
新山地明具有更穩(wěn)定的吸收圖型以及更好的藥物暴露和劑量的線性關系。新山地明很少受同時進餐影響。新配方是一種微乳劑的預濃縮物,其藥代動力學和臨床研究顯示,與新山地明相比,新山地明的血藥谷濃度與藥物暴露具更好的相關性。當預濃縮物與水相遇時(在飲料或胃液中),即形成微乳劑。
新山地明內容物為淡黃色或黃色油狀液體,適用于預防同種異體腎、肝、心、骨髓等器官或組織移植所發(fā)生的排斥反應,也適用于預防及治療骨髓移植時發(fā)生的移植物抗宿主反應。本品常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聯(lián)合應用,以提高療效。近年來有報道試用于治療眼色素層炎、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及難治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銀屑病、難治性狼瘡腎炎等。新山地明為器官移植筑起一道堅固的防線,能有效抵抗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