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風濕病,發病時關節腫痛,早晨起床時雙手關節僵硬,不能自由活動,持續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部分患者還有疲憊、發熱、貧血等癥狀。目前,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正在逐年增加,據統計,我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約500萬,約80%的患者發病年齡在20-45歲,其中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2-3倍。
類風濕關節炎主要的病理變化是所謂的滑膜炎。正常狀況下,關節腔內面有一層精致的滑膜,可分泌關節滑液,以潤滑和保護關節。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時,滑膜產生發炎反應,關節因 發炎細胞的聚積而有紅、腫、熱、痛的現象。這種發炎反應嚴重時甚至侵犯整個關節,破壞軟骨甚至骨骼。若缺乏適當治療,關節將變形、僵直而無法活動。此外,活動期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中約有 5%-15% 會出現皮下結節,這是一種發生于皮下面,因發炎作用而變性成纖維組織,分布很廣,但好發于較敏感部位如關節伸側、頭皮等,通常不會有太大問題,有時則會導致感染。如果發生在肋膜、眼睛等,則會導致較嚴重的后果
類風濕癥狀表現有以下:
1)其突出的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對稱性的、多發性小關節炎,以手部指掌、腕、足趾等關節最常見類風濕癥狀。
2)類風濕癥狀早期呈現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強硬和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縮,是一種致殘率較高的疾病。
3)從病理改變的角度來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主要累及關節滑膜(以后可波及到關節軟骨、骨組織、關節韌帶和肌腱) ,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等結締組織的廣泛性炎癥性疾病。因此病人除了有以上關節炎的表現外,還可有其他全身性表現,如發熱、疲乏無力、體重減輕、皮下結節、心包炎、胸膜炎、周圍神經病變、眼病變、動脈炎等也是類風濕癥狀表現。
4) 病情和病程有個體差異,從短暫、輕微的少關節炎到急劇進行性多關節炎。類風濕癥狀還有受累關節以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肘、肩、膝和足趾關節最為多見;頸椎、顳頜關節、胸鎖和肩鎖關節也可受累,并伴活動受限;髖關節受累少見。關節炎常表現為對稱性、持續性腫脹和壓痛,晨僵常長達1小時以上均是類風濕癥狀。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類風濕癥狀的相關知識,詳情請咨詢百濟藥師,全國統一免費服務熱線:400-101-6868,這有數十位專科藥師為您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全程安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