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
痛風的藥物主要分以下幾類:1、非甾體類抗炎藥。2、秋水仙堿。3、腎上腺糖皮質激素。4、別嘌呤醇。5、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如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馬龍等。6、堿性藥物,如蘇打片等。
一、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的治療
血尿酸值超過正常,但無痛風性
關節炎發作稱之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此時如果血尿酸在413 umol/L~472umol/L(7mg/dl~8mg/dl)時,通常不需要用藥,但應找出其基本原因,并可使用飲食控制降低血尿酸以及預防痛風發作。如仍無效果,可進行藥物治療。
在飲食控制與藥物治療的同時應避免肥胖、高嘌呤飲食、某些藥物、飲酒、過度疲勞、精神緊張、關節局部損傷、創傷、外科手術、感染、受寒濕等誘發因素。
二、急性關節炎期藥物治療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后應盡早治療,以使癥狀迅速緩解,防止遷延不愈。發作期需絕對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和關節止動。一般應休息至關節疼痛緩解72小時后才可開始活動。注意保暖,飲食要以素食為主。急性期使用的藥物主要有秋水仙堿、非甾體類抗炎藥和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這類藥物如能在剛有癥狀時服用,常可免受急性發作之苦。
三、發作間歇期及慢性期治療
痛風發作間歇期及慢性關節炎期治療的目的主要是使用降尿酸藥物使血尿酸水平長期維持在正常范圍,防止關節炎急性發作、防止痛風石形成及減輕腎臟損害。為保證降尿酸治療有效,最好考慮長期使用降尿酸藥物,定期復查血尿酸以觀察療效。對病情嚴重者,甚至需要終身維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