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痛風病不能吃什么?痛風(gout)是長期嘌呤代謝障礙、血尿酸增高引致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東方之子-吳英萍臨床特點是:高尿酸血癥、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痛風石形成、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現腎尿酸結石和痛風性腎實質病變。所以在飲食中一定要注意,下面百濟藥師告訴您痛風病不能吃什么。
痛風是一種由于嘌呤代謝紊亂所導致的疾病,過去我國發病率較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痛風已成為常見病和多發病。一組權威調查數據令人觸目驚心,近兩三年來我國痛風患者增加一倍多,其中95%為男性,臨床發現我國痛風患者有年輕化發展的趨勢,引起醫學界的高度警惕和關注。
痛風病不能吃什么呢?
(1)限制高嘌呤食物。過去主張用無嘌呤的飲食或嚴格限制富含嘌呤的食物,在限制嘌呤時,也限制了蛋白質,長期食用對全身營養帶來不良的影響。目前主張根據不同的病情,決定膳食中的嘌呤含量,限制含嘌呤高的食物。急性痛風時,每天嘌呤量應控制在150毫克以下,以免增加外源性嘌呤的攝入。禁止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肝、腰、胰、沙丁魚、鳳尾魚、鰓魚、鯖魚、肉汁、小蝦、肉湯、扁豆、干豆類。
(2)限制脂肪攝入量。為了促進尿酸的正常排泄,主張用中等量或較低量的脂肪,一般控制在每日50克左右為宜。在烹調肉時,應先用水焯一下撈出,肉中的嘌呤可部分排出,因而降低了肉食中的嘌呤量。在限制總熱量的同時,患者的體重會有所變化,但切忌減得太猛,因突然減少熱量的攝入,會導致酮血癥。酮體和尿酸相竟排出,使尿酸排出減少,能夠促進痛風的急性發作。
(3)供給適量的碳水化合物。熱量的主要來源應是植物性食物為主,如面粉、米類、但不要過量,因為糖可增加尿酸的生成與排出。
(4)供給充足的維生素、水和堿性食物。膳食中的維生素一定充足,許多蔬菜和水果是成堿性食物,能夠堿化尿,又能供給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每日液體的總量不得少于3000毫升以促進尿酸鹽排泄。同時可選用碳酸氫鈉等藥,使尿液堿性化,防止尿路結石。
(5)慢性痛風或緩解期的痛風,應給予平衡飲食,可以適當放寬嘌呤攝入的限制,可自由選食含嘌呤少的食物,嘌呤的每日含量應在75毫克以內,維持理想的體重,瘦肉煮沸去湯后與雞蛋、牛奶交替食用,防止過度饑餓,平時應注意多飲水,少用食鹽和醬油。
(6)過去曾經有人建議禁用咖啡,茶和可可,因為它們含有可可堿,茶葉和咖啡堿,可誘發痛風。但經動物實驗證明,可可堿、茶葉堿和咖啡堿在人體代謝中生成甲基尿酸鹽,并非是引起痛風的尿酸鹽,而甲基尿酸鹽并不沉積在痛風石中。因此認為禁用咖啡、茶葉和可可缺少一定的科學根據,目前認為可以選用咖啡、茶葉和可可,但要適量。
(7)除飲食中注意外,還應勤洗熱水浴,可以幫助尿酸排泄,有條件者應每日一次。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穿過緊的鞋,防止血液循環受阻。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痛風病不能吃什么?男人不要酗酒,葷腥不要過量。要下決心戒酒!除了痛風病不能吃什么,還應該多飲水。多飲水是為了增加排尿量,利于尿酸排出,防止尿酸鹽的形成和沉積。只要腎功能正常,痛風病人每天喝水2000~3000毫升較理想,保持尿量2000毫升以上。為防止尿液濃縮,病人應在睡前或半夜也要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