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風也叫腦卒中。分為兩種類型: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疾病。
由于
中風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以及并發癥多的特點,所以醫學界把它同冠心病、
癌癥并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很多人不了解中風的癥狀,下面由百濟藥師為您講解中風的癥狀的詳細情況。
中風病人的表現癥狀(1)頭痛,頭痛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突出癥狀。常為全頭部劈裂樣疼痛。而
腦出血患者,由于血液直接刺激腦膜和腦的疼痛結構,約有80%~90%病人有劇烈頭痛。特點是開始時疼痛位于病側,當顱內壓增高或血液流入到蛛網膜下腔時,可出現全頭痛。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
腦梗塞頭痛多較輕微,但大面積腦梗塞合并顱內壓增高時,也可出現劇烈頭痛。
中風病人的表現癥狀(2)嘔吐,嘔吐是
腦血管病的常見癥狀,特別是出血性腦血管病,如蛛網膜下腔出血常為噴射性嘔吐,發生率在80%以上;腦出血時顱內壓增高,嘔吐和頭痛均加劇。如果病人嘔吐出咖啡色胃內容物,表示有上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危重的預兆。缺血性腦血管病發生嘔吐者較少見,但大面積腦梗塞合并顱內壓增高時,也可引起嘔吐。
中風病人的表現癥狀(3)意識障礙,尤以腦出血病人多見,是腦部受到嚴重而廣泛損害的結果。腦出血病人可出現意識障礙。臨床特點是除少部分輕型腦出血病人,意識可保持清醒外,腦干出血和小腦出血意識障礙都比較嚴重;腦室出血病人可迅速出現昏迷;蛛網膜下腔出血意識障礙程度較輕。腦梗塞較少出現意識障礙,而大面積腦梗塞多伴有意識障礙。
中風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從發病的全過程,結合定位
和定性,找出疾病的具體原因。腦血管病主要由
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引起。但近年來研究發現,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改變和高凝狀態,常導致腦梗塞。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動脈炎等導致腦出血的也不少,這些都必須搞清楚。根據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分析病變的部位,是彌漫性的,還是局限性的?是中樞性的,或是周圍性的?然后再指出病變的具體部位。大腦半球,小腦,腦干不同部位的病變,表現不同。大腦半球的病變,表現對側面癱、舌癱、肢體偏癱與偏盲;小腦病變主要表現劇烈眩暈,站立不穩,眼球震顫等;腦干病變臨床表現較復雜,主要為交叉性癱瘓,病灶同側嘴歪、舌斜,對側肢體偏癱,感覺減退。CT檢查可明確病變具體部位。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中風的癥狀有哪些?以上就是對中風的癥狀這個問題的詳細說明, 正確的診斷是合理治療的前提。要作好腦血管診斷,除應詳細了解病史和認真體格檢查外,還應作必要的輔助檢查,并進行科學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