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受體抑制劑上市后,研究人員在其母核的基礎上,對其化合物結(jié)構(gòu)加成、衍生、修飾,不斷增強了其降血壓療效,延長了作用時間,減少毒副作用,進一步推動了這類藥物的發(fā)展進程,從而形成了稱之為“沙坦類”的系列化學藥物。
沙坦類藥物是抗高血壓一線治療用藥,具有全新的降壓機理,降壓平穩(wěn)、療效好、作用時間長、患者耐受性好。目前有研究機構(gòu)正在開展治療
糖尿病和心衰的臨床研究,試圖增加更多新的適應癥,以獲取更大的效益。
AngⅡ受體有四種亞型,即AT1、AT2、AT3和AT4。在人體心血管、腎上腺皮質(zhì)和腎臟中,AT1受體占絕對優(yōu)勢,目前用于臨床治療的藥物是具有選擇性的AT1受體抑制劑。
近年來,由于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研究技術(shù)的發(fā)展,AngⅡ受體抑制劑的研究進展迅速,并有了重大的突破。目前臨床使用的AngⅡ受體抑制劑為非肽類藥物,依據(jù)結(jié)構(gòu)可分為三類:
A、聯(lián)苯四氮唑類:氯沙坦鉀、厄貝沙坦、坎地沙坦、他索沙坦。
B、非聯(lián)苯四氮唑類:依普沙坦、替米沙坦。
C、非雜環(huán)類:纈沙坦。
到2000年底,相繼有8個單方制劑和3個復方制劑經(jīng)美國FDA批準上市。2001年全球沙坦類藥物的總銷售額為56億美元,氯沙坦鉀、纈沙坦、厄貝沙坦和坎地沙坦進入了最暢銷的200種處方藥行列,銷售額合計為47.37億美元。在國外有10多個研發(fā)廠家展開激烈競爭。據(jù)IMS預測,2004年,沙坦類藥物將占歐洲抗高血壓市場銷售額的19.5%左右。
除上述藥物外,日本三共公司的olmesartan(Medoxomil/CS-866)目前正處于市場開發(fā)階段,2000年向德國和美國提出申請后獲準上市。隨著新化合物的不斷問世,及各沙坦類藥物與氫氯噻嗪聯(lián)合應用的推廣,未來沙坦類藥物的市場將會有較理想的發(fā)展前景。
▲ 氯沙坦鉀(Losartan ;Cozaar;科素亞)
氯沙坦鉀是由默克公司開發(fā)的第一代口服非肽類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抑制劑,在全球沙坦類藥物中名列榜首。1994年6月首先在瑞典上市,現(xiàn)已在全球75個國家作為臨床治療藥物廣泛應用。該品的專利已于2000年4月到期。中國藥科大學開展了氯沙坦鉀的產(chǎn)品開發(fā),2000年國家藥監(jiān)局(SDA)批準作為四類新藥生產(chǎn)。
該藥是抗高血壓的一線用藥,其藥效強、作用時間長、耐受性好、具有極少發(fā)生干咳不良反應的優(yōu)點。同時還具有對腎臟的保護作用機制。美國高血壓學會第16屆科學大會發(fā)表的論文進一步揭示了氯沙坦鉀對2型糖尿病、腎病的良好作用。
氯沙坦鉀是默克公司3個暢銷藥品之一,其與氫氯噻嗪的復方制劑在歐美上市后,再次推動了該系列產(chǎn)品市場份額的上升。1996年其銷售額為3.39億美元;1999年銷售業(yè)績比1996年增長了近4倍,為13.85億美元,在默克公司所有產(chǎn)品中排名第3位;2000年的銷售額已達17.15億美元;2001年的銷售額又創(chuàng)新高,已達19.05億美元,同比增長11.1%,在世界最暢銷處方藥中排名第19位。
1996年,氯沙坦鉀在中國獲得行政保護,杭州默沙東制藥公司進口分裝的產(chǎn)品氯沙坦鉀片劑,于1998年7月在我國正式上市,為《國家基本醫(yī)療保險藥品目錄》中乙類藥品。2000年在重點城市大型醫(yī)院的銷售量比上一年增長了97%。2001年在上海樣本醫(yī)院的前100位藥品中排序第45位。目前在全國的處方用藥銷售金額已突破1億元,成為繼舒降之之后銷售額較大的心血管治療新藥之一。
▲ 纈沙坦(Valsartan;Diovan ;伐沙坦,維爾沙坦,戊沙坦,代文)
是第二個AngⅡ受體抑制劑,由瑞典汽巴制藥和瑞士諾華公司開發(fā),1996年獲得美國FDA批準,首先在德國上市,其復方制劑是CoDiovan(Valsartan/HCTZ)。該品1997年在英、美、瑞士、阿根廷等國臨床使用,1998年由北京諾華公司進口分裝并在國內(nèi)上市,爾后在日本上市。1998年在全球的銷售額為2.18億美元,2001年達11.13億美元。
纈沙坦是國家“九五”科技攻關(guān)項目,2000年SDA批準深圳天一時科技開發(fā)公司生產(chǎn)四類新藥纈沙坦原料藥及制劑,2001年又批準內(nèi)蒙古醫(yī)藥高科技開發(fā)公司、北京恩澤嘉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原料藥及膠囊。
▲ 厄貝沙坦(Irbesartan;伊貝沙坦;科蘇;吉加)
厄貝沙坦是法國賽諾菲圣德拉堡與百時美施貴寶公司共同開發(fā)的產(chǎn)品,1997年先后在英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上市,爾后在多國上市。其復方制劑為Coaprovel(Irbesartan/HCTZ)。2000年,百時美施貴寶銷售的厄貝沙坦已達3.8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9%。賽諾菲圣德拉堡的銷售額為3億歐元,同比增長54%。
厄貝沙坦的上市,帶動了沙坦類藥物格局的調(diào)整,促進了其廣泛使用。2001年該產(chǎn)品在全球的銷售額估計同比增長28%左右,兩大公司的銷售額達8.89億美元。在口服非肽類AngⅡ受體抑制劑的銷售排名中上升至第2位。
厄貝沙坦為長效及強效AT1受體抑制劑,口服后迅速吸收,副反應小,比氯沙坦鉀和纈沙坦的降壓效果更好。該藥還是歐盟首次批準用于治療高血壓、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主要降壓用藥。
該品在國內(nèi)有許多科研單位與企業(yè)合作研制開發(fā),2000年8月31日經(jīng)SDA批準,浙江華海藥業(yè)、海正藥業(yè)、海南普利制藥、深圳海濱制藥、江蘇恒瑞醫(yī)藥、揚子江藥業(yè)等藥廠和成都市高新區(qū)醫(yī)藥生物技術(shù)研究所獲得了厄貝沙坦原料藥及其制劑新藥證書和生產(chǎn)批件。
▲ 坎地沙坦(Candesartan;康得沙坦)
是20世紀末由日本武田公司研發(fā)成功的新產(chǎn)品,并與阿斯利康公司合作開發(fā),1997年底在瑞典首先上市,同年在芬蘭、丹麥、英國用于臨床治療,1998年后在美、法、意、日、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亞多國上市。1998年在全球的銷售額為0.44億美元,2000年達到5.02億美元。
該藥以無活性的前體藥酯形式口服后,在胃腸道吸收過程中完全水解,轉(zhuǎn)化為活性代謝物,發(fā)揮其降血壓作用。2001年日本武田公司的坎地沙坦銷售額為4.1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9.2%;阿斯利康公司的坎地沙坦銷售額達4.14億美元,也增長了41.3%。是市場預言家普遍看好的產(chǎn)品之一。
▲ 依普沙坦(Eprosartan;依普羅沙坦)
依普沙坦由史克必成公司于1997年開發(fā)成功,1998年在德國上市,商品名Teveten,國外售價400mg×100粒為94美元。該藥為選擇性AT1受體抑制劑,臨床研究表明,其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為13%,蛋白結(jié)合率為98%,肝腎功能不全者或飽食后服用本品,血藥濃度峰值和AUC均可增加約50%,對老年病人可增加2~3倍。據(jù)Datamonitor預測,依普沙坦2010年銷售收入可達6億美元。
▲ 替米沙坦(Telmisartan/Micardis 泰米沙坦)
替米沙坦由德國勃林格殷格翰、葛蘭素惠康開發(fā)的選擇性AT1受體抑制劑,1999年3月首先在美國上市,同月在德國獲準上市,2000年2月在英國上市。該藥能特異性抑制AT-Ⅱ的作用,從而可完全阻滯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是抗高血壓新藥。上述公司還在開發(fā)替米沙坦與氫氯噻嗪的復方制劑。
該化合物最早在1992年9月9日獲得歐洲專利, 1997年在美國申請了專利,其美國專利于2014年1月7日到期,新藥保護期至2003年11月10日。從臨床療效與經(jīng)濟學角度認為,該品對
高血壓病人的舒張壓降低作用比氯沙坦鉀或氨氯地平的作用更佳,比ACE抑制劑更安全、更理想。該藥在德國每日劑量花費為1.30德國馬克(0.70美元左右),在價格上占有一定的優(yōu)勢。我國2001年已有替米沙坦進口,國內(nèi)也已有單位作為四類新藥上報臨床備案。
▲ 他索沙坦(Tasosartan/Verdia )
美國家庭用品公司研制的新型沙坦類藥物,1998年上市。該藥能有效降低高血壓,且在降壓方面顯示出量效關(guān)系,口服后易被胃腸道吸收,1小時達血藥濃度峰值,半衰期為6.6小時,作用時間可持續(xù)24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