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來臨,又到了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高脂血癥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降脂治療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都具有重要意義。
降脂藥種類繁多,各有特點,加上患者病情不一,以致一般患者甚至一些非專科醫生和藥師對合理選用降脂藥物不甚明了。稍不注意,高脂血癥這一冷酷的“殺手”便會偷偷行動,嚴重危害患者健康。“殺手”雖無情,藥師卻有制伏它的“尚方寶劍”,關鍵是根據病情選準正確的藥物。
膽固醇升高 解決之道:他汀類藥物
63歲的伍大爺因反復胸痛、胸悶和心悸3個月而到某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冠心病心絞痛、高脂血癥(以高膽固醇血癥為主),經靜脈點滴復方丹參注射液3小時后好轉。為防止心絞痛復發,醫生建議伍大爺進行降脂治療,主要使用他汀類藥物。伍大爺認為醫院藥價高,要求出院后到藥店購藥。醫生便叮囑伍大爺,一定要使用他汀類藥物。
出院后,伍大爺便到藥店打聽,結果發現他汀類藥物都比較貴,便自行購買了相對便宜的中成藥絞股藍膠囊。服用1個月后,他的癥狀未見緩解;2個月后,胸痛、胸悶和心悸復發,故回到原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用藥不當所致,經使用他汀類降脂藥1周后癥狀緩解,1個月后血脂恢復正常,隨訪6個月未見復發。
藥師說藥:他汀類藥物對膽固醇升高者作用明顯。該類藥物在肝臟內代謝,主要作用為降低血漿低密度脂蛋白,還可降低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冠心病一級和二級預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常用藥物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其中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相對安全有效;瑞舒伐他汀降低甘油三脂的作用比其他藥物強,且能預防頸動脈內膜增生,消退動脈硬化斑塊。服用方法為口服辛伐他汀20~40毫克/日,阿托伐他汀10毫克/日,普伐他汀40毫克/日,氟伐他汀40~80毫克/日,瑞舒伐他汀5~10毫克/日。該類藥物的主要不良反應有肝損害、肌肉疼痛和橫紋肌溶解等,使用時應注意有無不適狀況,并定期檢查。
甘油三脂升高 解決之道:貝特類藥物
54歲的洪大媽患有高脂血癥、冠心病和高血壓十多年,先后到鄉衛生院和社區中心就診。醫生為她開中成藥煎服后,冠心病和高血壓癥狀有所好轉,但高脂血癥易反復,疾病的隱患并未消除。
半年前,洪大媽突然覺得胸悶、頭暈、目眩、惡心,并伴有嘔吐,她急忙到家附近一家診所咨詢。醫生查閱洪大媽既往在醫院的檢查結果,認為她患的是以甘油三脂水平升高為主的高脂血癥,并考慮高脂血癥持續不愈的原因為使用藥物不當,故建議她停用中藥,立即口服降壓藥和擴張冠狀動脈藥。半個小時后,洪大媽上述癥狀緩解。之后藥師建議她改用貝特類降脂藥,洪大媽接受建議使用一段時間后,癥狀未見復發。洪大媽還分別在服藥1個月、3個月和半年后到醫院復查血脂水平,始終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藥師說藥:貝特類藥物對甘油三脂升高者作用明顯。其作用機理為增強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活性,并降低空腹血漿中甘油三脂的水平,促進肝臟攝取脂肪酸和抑制肝臟合成甘油三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合成,并促進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該類藥物的服用方法為口服,非諾貝特0.1克/次,3次/日;加洛貝特0.2克/次,1次/日;吉非貝齊0.6克/次,2次/日;苯扎貝特0.2克/次,3次/日。本類藥可導致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納差和轉氨酶升高;血液系統癥狀,如白細胞減少、嗜酸性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等;肌肉溶解癥狀,如肌無力、肌肉疼痛和肌肉萎縮等;還可增加膽結石的發生率,小兒、老年人、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禁用。
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解決之道:煙酸
70歲的王大爺患有冠心病、高脂血癥9年多,曾到多家基層醫院就診,并遵醫囑服用他汀類、貝特類藥物,但血脂仍維持在較高水平,并出現食欲不振、頭暈頭痛和肌肉酸痛等不良反應。不久前的一天,王大爺上述癥狀再度出現,醫生發現王大爺冠心病屢治不愈的原因為高脂血癥,以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為主,以往用藥不太準確,故建議其停用他汀類、貝特類藥物,改用煙酸。經調整藥物1個月后,王大爺上述癥狀明顯緩解,血脂水平首次出現下降,3個月后血脂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
藥師說藥:煙酸屬于B族維生素,對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作用明顯。其作用機理為抑制脂肪酶,并抑制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脂蛋白中甘油三脂的分解。服用方法為口服1~2克/次,3次/日,可先從小劑量(0.1~0.5克/次)開始逐漸加量。其不良反應有皮膚潮紅、瘙癢,胃部不適,嚴重時可誘發或加重消化性潰瘍。
頑固性高脂血癥 解決之道:抑制膽固醇吸收劑
65歲的李大爺患有高脂血癥十多年,并發高血壓、冠心病6年,醫生診斷為頑固性高脂血癥,曾給予服用他汀類、貝特類、煙酸類和膽酸隔離劑治療未見明顯效果,以致高血壓、冠心病時常發作。為此,他深感苦惱。半年前,主治醫生從某醫學科普雜志獲悉抑制膽固醇吸收劑依折麥布對頑固性高脂血癥療效顯著,而當地沒有此藥買,故建議李大爺托親友從外地購買回來服用。
服用1個月后,李大爺到醫院復查血脂,發現有所下降;繼續服用1個月后,血脂水平明顯下降;服用第四個月時,他的血脂降至正常水平,之后未再反彈,高血壓和冠心病心絞痛等癥狀也未再發作。
藥師說藥:依折麥布為新型降血脂藥,它能選擇性地抑制小腸膽固醇和植物甾醇的吸收,而不是通過抑制膽固醇脂酶和胰脂酶來抑制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吸收,因此不影響孕酮、脂肪酸、膽汁酸、乙炔雌醇和脂溶性維生素等的吸收利用,也不增加膽汁酸分泌,且消化道不良反應較少,患者耐受性好。本藥尤其適用于血脂濃度特別高或使用其他降脂藥療效不佳的患者,口服劑量為10毫克/日。其不良反應少見,偶有消化道癥狀如惡心、腹脹等,對肝腎功能影響少,輕度肝功能障礙、輕中重度腎功能障礙者和老年人均無需調整劑量。
混合型高脂血癥 解決之道:膽酸隔置劑
57歲的鄧大伯患有高脂血癥和冠心病3年多,一直在當地社區衛生服務站治療,醫生給予降脂(他汀類、貝特類和煙酸類)、擴張冠狀動脈和調整植物神經功能等治療,冠心病癥狀可緩解,但血脂水平一直較高。一個多月前,鄧大伯經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同意,轉到某上級醫院心血管專科作進一步檢查治療。上級醫生診斷為混合型高脂血癥,囑其停用上述藥物,改用膽酸隔置劑口服治療。1個月后,鄧大伯的血脂水平開始下降;繼續治療2個月后,血脂降至正常水平;繼續治療3個月后病愈。
藥師說藥:膽酸隔置劑的作用機理為在腸道內與膽酸呈不可逆結合,促進膽酸排泄(約為正常的5~10倍),從而產生下列降脂作用:1.被結合的膽酸失去活性,降低了食物中脂類(包括膽固醇)的吸收;2.阻斷膽酸在腸道內的重吸收,從而促使肝臟動用更多的膽固醇合成膽酸;3.肝細胞內膽固醇消耗增加,降低細胞內游離膽固醇水平,進而加速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代謝,使血漿中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濃度下降。該類藥物不能降低甘油三脂水平,故僅適用于高膽固醇血癥,或與其他藥物合用治療混合型高脂血癥。由于不良反應較為明顯,該類藥物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謹慎使用,常用的有消膽胺、考來替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