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左卡尼汀是人體細胞的一種基本組成成分,為一種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其結構是1905年被確認的,化學結構為3-羥-4三甲胺丁酸鹽,相對分子量為162×103,是長鏈脂肪酸從胞質轉運入線粒體內膜進行β-氧化所必需的一種物質,可促進ATP產生而提供能量,同時也有促進蛋白降解、抗氧化、保護細胞膜等作用。本文就左卡尼汀對慢性腎衰的作用進行分析。
慢性腎衰竭患者體內左卡尼汀水平變化及原因:
慢性腎衰竭患者由于腎功能減退,因此腎臟內源性合成左卡尼汀的量減少。同時由于此類患者體內毒素的蓄積,以及酸堿平衡失調等原因可引起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另外慢性腎衰患者需控制蛋白的攝入量,富含左卡尼汀的一些食物(如:肉、乳品)攝入受到控制,使得從食物中攝入的左卡尼汀量減少。左卡尼汀的排泄主要靠腎臟來清除,慢性腎衰竭患者腎功能減退,因此對左卡尼汀的排泄也減少。
總結上述兩方面原因,大部分慢性腎衰竭患者(不包括透析患者)體內的左卡尼汀水平基本上能穩定在一定的正常水平范圍。
但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則有所不同。左卡尼汀的分子量小,且不易與血清蛋白結合,故易于在血液透析過程中被清除,血透期間血漿左卡尼汀的清除率為130mL/min,(正常人腎臟對左卡尼汀的清除率為1mL/min~3mL/min),每次透析過程中大約可清除基礎值的50%~70%。因此,在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血漿左卡尼汀的水平是降低的。長期以往骨骼肌、心肌等左卡尼汀主要存在的器官、組織的左卡尼汀量也會相應下降。
左卡尼汀對慢性腎衰的作用:
1、改善貧血
慢性腎衰竭患者產生貧血的主要原因是促紅細胞生成素的減少,其次是紅細胞滲透脆性增加,生存時間縮短。Mastsumura研究表明紅細胞滲透脆性與總左卡尼汀水平及游離左卡尼汀水平呈負相關。補充左卡尼汀首先提高紅細胞的Na+-k+-ATP酶活性,減輕長鏈;e聚,并參與膜磷脂再;男迯瓦^程,提高紅細胞膜的穩定性,從而改善貧血。臨床上慢性腎衰竭患者出現貧血,均要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來積極治療,但不同個體間效果差異很大,且促紅素維持劑量也有差異。這種差異與促紅素抵抗有關。有人認為左卡尼汀缺乏是促紅細胞生成素抵抗的重要原因。補充左卡尼汀治療后,重組促紅細胞生成素的用量可減少38%~50%左右。
2、改善脂代謝紊亂
Vasta等報道12例長期血透患者靜滴左卡尼汀(15mg/kg,3次/d)6個月后血漿左卡尼汀水平從(62.3±16.7)mmol/L升至(111.3±11.2)mmol/L。血透后左卡尼汀下降幅度從79%降至22%,血清膽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顯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顯著升高,脂代謝明顯改善。
3、改善心肌功能
Romangnoli等人檢查了113名左心室功能減弱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規治療中給左卡尼汀的影響。11名患者均患有心力衰竭,曾使用洋地黃治療。這些患者每次透析后靜脈給左卡尼汀1g,持續8個月,并定期監測心臟的狀況。研究發現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數得到了改善,從31%增加到41%。心力衰竭的臨床癥狀也得到了改善,從而推斷左卡尼汀對患有左心功能障礙的透析患者是一種有用的輔助治療。
4、改善營養狀況
慢性腎衰竭長期血液透析的患者營養狀況相對較差,左卡尼汀治療后患者的精神狀態、總體感覺及部分生理功能可得到提高,且
白蛋白,上臂肌圍等營養指標均可升高,生活質量得到了一定改善。
5、改善骨骼肌癥狀
慢性腎衰竭長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常常出現肌肉癥狀,即肌無力、肌疲勞、肌肉痙攣、肌肉疼痛等。肌肉組織高度依賴脂肪酸和糖β-氧化所釋放的能量,因此適量的左卡尼汀對肌肉組織來說較重要。Sakuraucli等人報道,30名患有肌肉癥狀的血液透析患者游離左卡尼汀水平顯著低于沒有肌肉癥狀的患者。結果表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肌肉癥狀可能與游離左卡尼汀缺乏有關。左卡尼汀對骨骼、裥秃廷蛐图±w維有營養作用,可以提高肌肉強度,進而使大約2/3患者的癥狀得到改善。
參考來源:《長治醫學院學報》 2008年02期;《左卡尼汀與慢性腎衰竭》;喬艷紅 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