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病理分型
1、導管腺癌:是胰腺癌最常見的病理類型,約占胰腺癌的80%-90%。主要由分化不同程度的導管樣結構的腺體構成,伴有豐富的纖維間質,由于分化程度的不同而各有其特點。
①高分化導管腺癌:主要由分化較好的導管樣結構構成,內襯高柱狀上皮細胞,有的為粘液樣上皮,有的具有豐富的嗜酸性胞漿。有時須與慢性胰腺炎時殘留和增生的導管仔細鑒別。
②中分化導管腺癌:由不同分化程度的導管樣結構組成,有的與高分化腺癌相似,有的可出現實性癌巢。
③地分化導管腺癌:大部分為實性癌巢,僅可見少許不規則腺腔樣結構。細胞異形性很大,有時甚至可見多核瘤巨細胞、梭形細胞等。
2、特殊類型的導管起源的癌:主要有①多形性癌(巨細胞癌),可能為導管癌的一種亞型。②腺鱗癌,偶見于胰腺,可能為胰管上皮鱗化惡變的結果。③粘液癌,其切面可呈膠凍狀,極相似于結腸的膠樣癌。④粘液表皮樣癌和印戒細胞癌,在胰腺癌中罕見。⑤纖毛細胞癌:形態與一般導管癌相同,但其有些細胞有纖毛。
3、小腺體癌:較少見,多發生在胰頭部,近年有研究提示,此型胰腺癌可能為腺泡細胞和內分泌細胞復合性腫瘤。腫瘤由很多小腺體結構及實性癌巢組成,其間有纖細的纖維間隔,常見小灶性壞死。
4、腺泡細胞癌:約占胰腺癌的1%,多轉移至局部淋巴結及肝、肺或脾。癌細胞可呈多角形、圓形或矮柱形,胞漿強嗜酸性顆粒狀,細胞核圓、多位于基底部。細胞排列成腺泡狀或條索狀。
5、小細胞癌:此型胰腺癌的形態與肺小細胞癌相似,其起源尚不清楚。由小圓細胞或燕麥樣細胞構成,胞漿很少,核分裂很多,常有出血壞死。約為胰腺癌的1%~3%,預后極差,多在2月內死亡。
6、大嗜酸性顆粒細胞性癌:罕見,癌細胞胞漿內有豐富的嗜酸性顆粒,細胞核為圓形或卵圓形。細胞排列成小巢狀,其間有纖維間隔分隔。
此外,臨床上還習慣根據腫瘤位置的不同將胰腺癌分為胰頭癌和胰體尾癌兩種。
1、胰頭癌:約占胰腺癌的60%-70%,腫瘤的平均大小為4.2-5.0cm。多數患者有進行性黃疸,體重下降,上腹痛或脹滿不適等癥狀。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偏右,可向肩部放射。
2、胰體胰尾癌:由于胰體部、尾部之間的界線不清而發生在這兩部分的腫瘤統稱為胰體胰尾癌,約占胰腺癌的30%左右。由于胰體尾癌可破壞胰島組織而產生糖尿病,并且常可伴有周圍靜脈血栓形成而引起脾大、門靜脈高壓等癥。這可能與腫瘤細胞分泌的某些物質有關。其擴散轉移發生早,多累及局部淋巴結、肝、腹膜和肺。
3、全胰腺癌:可由胰頭、胰體尾癌進一步發展而來,也可發病初期即為彌漫性,又稱胰廣泛癌,約占胰腺癌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