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
前列腺癌治療的用藥——
康士得(
比卡魯胺片)對晚期前列腺癌有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是晚期前列腺癌姑息性治療的一線用藥,全球銷售量最大的抗雄激素類藥物,外科去勢術后顯示強大的藥理優勢,耐受性好、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江蘇省
腫瘤醫院應用康士得(阿斯利康制藥公司)治療l1例經睪丸切除加氟他胺治療、或同時行放射治療、或同位素治療治療失敗,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又升高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取得一定的療效。
1.資料與方法
本組l1例,年齡48~85歲,平均64.5歲。確診為前列腺癌D2期,其中骨轉移5例,骨、肺轉移2例,腹腔、縱膈淋巴結轉移3例,胸壁轉移1例。已作雙睪丸切除術10 ̄22個月,平均16.4個月,每一例已服氟他胺250mg,3次/d。4例加服孕激素,7例行放療,3例行同位素治療。
2.觀察指標
根據WHO對前列腺癌診斷和治療評分的標準,指標PSA經過上述治療,PSA降至正常,原發灶及轉移灶均有縮小、好轉趨勢。在術后例行PSA復查時,PSA升高,達18 ̄50 ̄g/L(正常O~4 ̄g/L),平均為37,/ ̄g/L。EC0G評分:O分6人,1分4人,2分1人。口服康士得50mg,1次/d,用藥后每2個月復查PSA。同時進行前列腺部位、骨轉移部位放療各一例。
3.結果
服用康士得2個月后有6例患者PSA降至正常(<4M/L),其腰背疼痛、排尿排便不暢等癥狀均有所減輕或消失,4、6、8個月后復查PSA仍<4.g/L,這6例屬顯效,6/11,54.5 。5例患者服用康士得2個月后PSA略有下降,PSA 12~19/ ̄g/L,平均16 pg/L。4、6個月后PSA下降不明顯,均>10 vg/L。2例8個月后迅速上升,達4O~59.g/L,超過服康士得之前水平,1例1O個月后PSA:>150L。并出現惡性貧血、聲音嘶啞(系轉移的縱隔淋巴結壓迫喉返神經),骨破壞明顯等癥狀。這5例患者均在6~8個月后中止口服康士得。5例為穩定,5/11,45.5。l1例未發現因腹瀉、肝功能異常等付反應而需退出治療。ECG評分0分6人,1分2人,2分1人,3分2人。
4.討論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是目前最敏感的前列腺癌標記物,其較強的組織特異蛋白僅存在于前列腺上皮細胞胞漿,在前列腺癌組織中顯著升高,陽性率更為明顯,在前列腺癌的篩選、分期和療效檢測方面有重要臨床意義。本組病例均是明確診斷為前列腺癌D2期,已行去勢術,常規作PSA隨訪,發現PSA顯著升高,并發其它癥狀。往往PSA升高較其它癥狀出現要早3月左右,這給我們贏得了更換治療方案的時間。前列腺癌是所有
癌癥中對激素治療最為敏感的一種,迄今為止內分泌治療仍是這種疾病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男性雄激素有兩個主要的來源,即睪丸和腎上腺,有證據表明藥物或外科手術去勢使睪丸酮水平明顯下降以后,來源于腎上腺的雄激素能夠繼續刺激前列腺腫瘤,腎上腺產生睪酮是直接或間接的通過雄烯二酮、脫氫雄甾酮和其硫酸化物在外周組織中轉化為睪酮,腎上腺來源的睪酮在前列腺組織中轉化為雙氫睪酮,刺激前列腺癌的生長。全雄激素阻斷(gAB)在晚期前列腺癌治療中的應用現在已經在臨床實踐中被廣泛的接受引用。
氟他胺是第一個被發現的單純抗雄激素的非類固醇化合物,對前列腺組織靶細胞膜上的雄激素受體有特異性阻斷作用,故治療激素依賴型晚期PCa的最佳選擇是外科或藥物去勢與抗雄激素藥物氟他胺的綜合治療。康士得與氟他胺同屬單純抗雄激素的非類固醇化合物,對前列腺組織靶細胞膜上的雄激素受體有特異性阻斷作用,康士得與前列腺雄激素受體的結合力I:L2一羥氟他胺(氟他胺的活性代謝產物)強四倍[6,73。本組研究顯示:晚期PCa去勢加氟他胺治療失敗后,用康士得治療,54.5%(6/11)的患者依然顯效,45.5%(5/11)穩定。因本組病例較少,服用時間較短,康士得的確切療效有待進一步臨床觀察。應用放射線治療PCa已有60多年歷史。本組服用康士得前后各有7例和2例患者作外照射治療。前列腺癌腫較大,或用MBA治療后癌腫退縮不明顯者,均需作前列腺部位的外照射。原發灶控制,而有孤立性轉移,或局部骨轉移,作轉移灶處外照射也有減輕疼痛等姑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