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endoscope)問世已100多年,經歷硬式與軟式兩大階段,近代發(fā)展成纖維內鏡(fiberscope)和電子內鏡(video endoscope),前者藉光學導象目鏡窺察,后者藉微型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熒屏顯示;兩者均能深入外通式管道臟器(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閉合式體內鏡穴(如胸腔、腹腔、關節(jié)腔)進行觀察診斷、活體取材,同時兼能腔內手術(如腫瘤摘除、疏通癌性梗阻、膽囊截除、Oddi括約肌切開等),應用高新技術(如微波、激光等)開展介入治療(interventional therapy),還具有攝影、錄像或放大和處理圖象等電腦智能化多種功能,是現代化新穎的高精技術診療設備。
隨著當代內鏡迅猛發(fā)展,一門新興的分支專科--內鏡科開始出現于醫(yī)學臨床。由于內鏡能可靠地解決常見腫瘤(如胃癌、肺癌、食管癌、大腸癌、腸息肉等)的診斷,尤其對早期癌的及時檢出,并能在術前作出病理確診,因而其優(yōu)于其他診斷手段(包括MRI、CT、B超、ECT)。內鏡對腔內良性腫瘤和淺表惡性腫瘤以及某些早期癌,能進行選擇性、多樣化的有效治療;對一些晚期癌即使已經使用各類方法治療無效者,內鏡手術與腔內高新技術的應用尚能緩解癥狀、延長壽命、改善生活質量。由于內鏡的不斷改進和廣泛應用,提高了當代治癌三種主要手段(化療、放療和手術)的效果,促進了臨床腫瘤學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