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砂仁胡椒豬肚湯
[材料]砂仁10克,胡椒15克,豬肚半只(約250克)。
[制作]
(1)將豬肚翻洗干凈;胡椒碾碎后跟砂仁一起納入豬肚里面,扎緊兩端。
(2)加清水適量,武火(即猛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時(shí)至熟爛,撈起豬肚切塊,調(diào)味即可。隨意飲湯食肉。
[功效]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適應(yīng)范圍]
胃癌屬于脾胃虛寒者,癥見胃脘隱痛,面色泛白,肢冷體倦,朝食暮吐,宿谷不化,便溏腹瀉;舌質(zhì)淡胖,邊有齒印,苔白潤,脈沉細(xì)。或
肺癌、
肝癌、
乳腺癌、
大腸癌、
胰腺癌、食管癌等,見有上癥屬于脾胃虛寒者,可用本方。
[注意事項(xiàng)]
(1)使用本方以胃脘隱痛,喜暖怕冷,形寒肢冷,便溏腹瀉,舌質(zhì)淡胖,邊有齒印,苔白潤,癥屬脾胃虛寒型為要點(diǎn)。
(2)本方偏于溫補(bǔ),若見面紅目赤,胃脘灼痛,口苦咽干,尿黃,舌紅、脈數(shù)屬于濕熱內(nèi)阻者,禁用本方。
2.佛手青皮豬肚湯
[用料]豬肚半個(gè)(約250克),佛手15克,青皮10克,姜3片。
[制作]
(1)將豬肚切去肥油,用生花生油或鹽擦洗,并用清水反復(fù)漂洗干凈;將佛手、青皮洗凈。
(2)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時(shí)至熟爛,調(diào)味即可。隨意飲湯食豬肚。
[功效]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適應(yīng)范圍]胃癌或胃潰瘍病、慢性胃炎屬于肝胃不和者,癥見胃脘脹痛,痛連兩脅,噯氣頻作,心煩易怒,進(jìn)食少或食后腹脹明顯舌質(zhì)暗淡,苔薄白,脈弦細(xì)。或肝癌、乳腺癌等
腫瘤病見有上癥屬于肝郁氣滯,胃氣上逆者,皆可用本方。
[注意事項(xiàng)]
(1)本方以胃脘脹痛,噯氣頻作,食后腹脹,納呆,苔薄白,脈弦細(xì)為要點(diǎn)。
(2)本方稍為溫燥,若脾胃陰弱,虛火內(nèi)盛者,不宜飲用。
3.淮山芡實(shí)豬胰粥
[用料]豬胰一條,淮山30克,芡實(shí)30克,粳米60克,生姜3片,蔥白2條。
[制作]
(1)將豬胰洗凈,切片;淮山、芡實(shí)、粳米洗凈;蔥白洗凈切粒;生姜切成絲。
(2)把淮山、芡實(shí)、粳米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文火煮約1小時(shí)成粥,然后再下豬胰、姜絲、蔥粒調(diào)味即可。隨意食用。
[功效]健脾益氣,開胃和中。
[適應(yīng)范圍]胃癌屬于脾胃虛弱者,癥見形體消瘦,體倦乏力,納差,食后腹脹;舌質(zhì)淡,邊有齒印,脈細(xì)。
[注意事項(xiàng)]使用本方以形體消瘦,體倦乏力,納差,飯后腹脹或腹瀉,舌淡,邊有齒印,脈細(xì)為要點(diǎn)。本方偏于滋補(bǔ),若外感未愈者慎用。
4.高良姜陳皮烏雞湯
[用料]高良姜15克,陳皮10克,烏雞肉250克,紅棗5枚。
[制作]
(1)將烏雞肉去皮、洗凈,斬塊;高良姜、陳皮、紅棗洗凈。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時(shí),調(diào)味即可。隨意飲用。
[功效]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適應(yīng)范圍]胃癌屬于肝氣犯胃或寒邪犯胃者,癥見胃脘脹痛,痛連兩肋,喜暖怕冷,嘔吐清水,噯氣,形寒肢冷;舌暗淡,脈弦細(xì)。
[注意事項(xiàng)]
(1)本方以胃脘脹痛,喜暖怕冷,噯氣,形寒肢冷,舌暗淡,脈弦細(xì)為要點(diǎn)。
(2)本方偏于溫?zé)幔参戈幪澨撚袩幔蛲飧邪l(fā)熱者不宜飲用本湯。
5.竹茹蘆根豬腿湯
[用料]竹茹10克,蘆根(鮮品)60克,豬腿肉150克。
[制作]
(1)將鮮蘆根洗凈,切段;竹茹洗凈;豬腿肉洗凈,切塊。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煮1小時(shí),調(diào)味即可。隨意飲用。
[功效]清熱止嘔,養(yǎng)陰生津。
[適應(yīng)范圍]胃癌屬于火熱內(nèi)擾胃脘者,癥見嘔吐頻頻,胃脘灼熱疼痛,食后痛劇;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口渴引飲;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數(shù)。
[注意事項(xiàng)]
(1)本方以熱擾胃脘而癥見胃脘灼熱疼痛,嘔吐頻頻,食后痛劇,咽干口渴,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數(shù)為要點(diǎn)。本方偏涼,若屬胃寒嘔逆或外感風(fēng)寒而致嘔逆者,均不宜用。
(2)蘆根可鮮用或干用,但以鮮用作用較強(qiáng)。 6.竹瀝牛奶飲
[用料]竹瀝10毫升,鮮牛奶200毫升,生姜20克,蜂蜜15毫升。
[制作]
(1)將生姜洗凈,榨汁備用。
(2)先煮沸牛奶,再調(diào)入竹瀝、生姜汁及蜜糖。頻頻咽服。
[功效]化痰止嘔,清熱和胃。
[適應(yīng)范圍]胃癌屬于痰熱內(nèi)阻,癥見嘔吐痰涎或宿食不化,咽于口苦,五心煩熱,尿黃,大便秘結(jié);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者。
[注意事項(xiàng)]使用本方以痰熱內(nèi)阻所致之嘔吐,口苦咽干,五心煩熱,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為要點(diǎn)。
7.干地黃首烏黃芪湯
[用料]干地黃50克,何首烏20克,黃芪30克,紅棗10枚,豬腿肉150克。 [制作]
(1)將干地黃、何首烏、黃芪、紅棗洗凈。
(2)將豬腿肉洗凈,切塊。
(3)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煮1小時(shí),調(diào)味即可。隨意飲用。
[功效]益氣養(yǎng)血。
[適應(yīng)范圍]晚期胃癌屬于氣血虧虛者,癥見骨瘦如柴,頭暈?zāi)垦#嫔S無華;胃脘隱痛,腹脹納呆;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細(xì)。
[注意事項(xiàng)]
(1)方有干地黃,脾虛大便溏瀉者不宜飲用本湯。
(2)外感發(fā)熱者忌用。
8.二草豬瘦肉湯
[用料]雞骨草(鮮品)60克,益母草(鮮品)30克,紅棗10枚,豬瘦肉150克。
[制作]
(1)將雞骨草、益母草、紅棗洗凈;豬瘦肉洗凈,切塊。
(2)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小時(shí),調(diào)味即可。隨意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注意事項(xiàng)]
(1)使用本方以目黃身黃、尿短黃、口干口苦,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為要點(diǎn)。面色晦暗,口泛清水,舌淡脈沉細(xì)屬于脾胃虛寒者,則非本方所宜。
(2)雞骨草、益母草以鮮者效力較佳。
9.人參三七燉豬瘦肉
[用料]高麗參10克,三七10克,豬瘦肉50克。
[制作]
(1)將高麗參、三七洗凈,用開水浸30分鐘后切成薄片;把豬瘦肉洗凈,切薄塊。
(2)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燉盅內(nèi),加適量開水,燉盅加蓋,文火隔開水燉2小時(shí)。隨意飲用。
[功效]健脾補(bǔ)胃,祛瘀止痛。
[適應(yīng)范圍]胃癌屬于脾胃虛衰,瘀毒內(nèi)阻者,癥見面色萎黃無華,形體消瘦,神疲乏力,納呆;胃脘疼痛拒按,腹部腫塊;舌暗紅,邊有瘀點(diǎn),脈細(xì)。
[注意事項(xiàng)]
(1)使用本方以面色萎黃無華,形瘦神疲,納呆,舌暗紅,邊有瘀點(diǎn)或瘀斑,脈細(xì)屬于脾胃虛衰,瘀毒內(nèi)阻為要點(diǎn)。本方偏于溫補(bǔ),凡陰虛火旺或外感未愈者忌用本方。
(2)服本湯期間,忌服生冷食物和蘿卜。
10.冬蟲夏草燉乳鴿
[用料]乳鴿1只,冬蟲夏草10克,生姜15克。
[制作]
(1)將乳鴿去毛去內(nèi)臟,洗凈切塊;冬蟲夏草洗凈。
(2)把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nèi),加適量開水,文火隔開水燉2小時(shí),調(diào)味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益氣。
[適應(yīng)范圍]胃癌屬于脾胃虛弱者,癥見胃脘疼痛隱隱,納差,面黃肌瘦,大便溏;舌質(zhì)淡,邊有齒印,脈細(xì)。或其他腫瘤證見有上癥屬于脾胃虛弱者,可用本方。
[注意事項(xiàng)]
(1)使用本方以脾胃虛弱者為主。以形體消瘦,胃脘隱痛,納差,體倦乏力,舌淡,脈細(xì)為要點(diǎn)。
(2)凡外感表證未解或濕熱內(nèi)阻者不宜用本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