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寧是國藥集團國瑞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第3代雙膦酸鹽類藥物。商品名:艾瑞寧;通用名:唑來膦酸(即成份唑來膦酸);規格:4mg凍干粉,即性狀為白色凍干塊狀物。艾瑞寧(注射用唑來膦酸)于2005年3月在我國成功上市,可以抑制破骨細胞活動,使血清鈣離子濃度恢復正常,減少并延緩…
[更多]
癌癥(惡性腫瘤)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和健康的疾病,在治療癌癥的同時還要提防腫瘤骨轉移等并發癥,盡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骨骼是惡性腫瘤最常見轉移部位之一,骨轉移瘤的發生率比原發性骨腫瘤高,且多為多發性骨轉移。癌和肉瘤都可以轉移到骨骼,其中由癌引起的骨轉移更常見,約80%…
[更多]
答:艾瑞寧(唑來膦酸)通過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誘導凋亡及阻斷破骨細胞對礦化物的吸收,抑制腫瘤誘導的刺激因子對破骨細胞活性的刺激和骨鈣的釋放,而高效地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是迄今為止藥理活性最強的的雙膦酸鹽類藥物。相關研究發現,艾瑞寧(唑來膦酸)的活性是帕米膦酸二鈉的4…
[更多]
艾瑞寧(唑來膦酸)以快速方便的給藥方式明顯優勝于其他雙磷酸鹽。每3~4周靜脈滴注雙磷酸鹽,帕米膦酸60-90mg輸注時間不少于2小時,而唑來膦酸4mg輸注時間是半小時內但不少于15分鐘。選擇藥物治療應考慮患者的一般狀況、疾病的總體情況以及同時接受的治療。靜脈內使用唑來膦酸比帕米…
[更多]
即使其他雙膦酸鹽治療失敗,換用唑來膦酸仍可獲益。接受氯膦酸鹽或帕米膦酸治療同時發生骨相關事件或出現骨轉移進展的患者,再接受唑來膦酸治療:4mg/月,共3個月。臨床研究得出疼痛顯著改善,41.9%患者疼痛緩解,尿氨基末端肽水平與基線比較顯著降低。在癌癥進展期內,在使用口服雙…
[更多]
唑來膦酸是第三代雙瞵酸鹽類藥物,與第一代雙磷酸鹽(氯甲雙瞵酸鹽和依替膦酸鈉)第二代雙膦酸鹽(替魯膦酸鹽和氨羥丙雙膦酸鹽)相比有很強的效價強度、作用時間長、給藥劑量小,病人容易接受。是比較理想的治療高鈣血癥藥物。唑來膦酸第一個治療試驗是在腫瘤誘發的高鈣血癥的病人中…
[更多]
艾瑞寧(唑來膦酸)通過抑制破骨細胞活性來抑制骨吸收。因為唑來膦酸是含氮雙膦酸鹽,因此可以抑制蛋白質異戊二烯化,誘導破骨細胞凋亡。臨床前研究提示艾瑞寧(唑來膦酸)可能也具有抗腫瘤活性。唑來膦酸作用機制包括:■抑制破骨細胞成熟;■抑制破骨細胞在骨質吸收部位的聚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