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結腸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對于有癥狀的慢性結腸炎患者,如果不及時就醫,可能發生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會降低生活質量,嚴重時慢性結腸炎可能危及生命。
慢性結腸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某些病原體感染、遺傳基因及精神因素有關,大多病程長,病情纏綿難愈,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大便帶粘液和膿血,患者十分痛苦,這些癥狀不是通過調理脾胃、健脾益腸就能解決的,而應寒熱通補、健脾和中、燮理陰陽,就能從根本上治療腸炎。
慢性結腸炎怎么治療好
一:飲食有規律
很多人在飲食上不能控制自己,遇到好吃的就猛吃一頓,不合口味的就餓一頓,這樣就易造成胃的蠕動功能紊亂,進而使胃壁內的神經叢功能亢進,促進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胃炎或胃潰瘍。因此,飲食應該定時定量,千萬不要暴飲暴食。本身患胃病的人應盡量做到定時進餐,每日可定時進食5~6次,進食量少,能減輕胃的負擔,避免胃部過度擴張;進餐次數多,可使胃中經常存有少量食物,以中和胃內過多的胃酸。病情嚴重的人最好食用營養豐富、又易于消化的松軟食品。
二:注意飲食衛生
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內得到充分的磨切、并與唾液混合,這樣可以減輕胃的負擔,使食物更易于消化。此外,應盡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更不能飲酒和吸煙。煙酒對胃的危害很大。煙草中的尼古丁對胃的刺激作用,會使胃容物排出延遲,進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造成胃炎、胃潰瘍的病情加重。飲酒,特別是空腹飲酒對胃病患者的損害就更大,因為酒中乙醇對胃粘膜有非常大的刺激作用,胃受到刺激后會出現較強的收縮、擴張等運動,這極容易造成胃出血或胃潰瘍部位的穿孔,以致出現生命危險。
三:保持精神愉快
胃是否健康與精神因素有很大關系。過度的精神刺激,如長期緊張、恐懼、悲傷、憂郁等都會引起大腦皮層的功能失調,促進迷走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胃壁血管痙攣性收縮,進而誘發胃炎、胃潰瘍。因此,平時要精神愉快、性格開朗、意志堅強,并善于從困境中解脫自己。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慢性結腸炎久拖不治危害大,一定要及時治療,慢性結腸炎起病多數緩慢,少數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遷延數年至十余年,常有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或持續性逐漸加重,偶呈急性暴發,慢性結腸炎的危害較多,結腸炎長期不治療,可并發以下疾病。如大量便血、腸狹窄、中毒性腸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