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是一種常見損傷,在損傷的死亡病例中卡第3位,僅次于車禍和工傷。燒傷傷口是出各種致熱鬧子引起的組織損傷,其范疇包括熱力、光電、化學腐蝕劑、放射線等閑素。當發現燒傷傷口時,應正確處理燒傷傷口,以防止感染。
很多人對于燒傷傷口卻缺乏處理意識,或許會慌亂地往醫院跑或急忙往傷口涂上醬油、牙膏或鹽等。這些做法其實在無形中已影響了處理燒傷傷口的最佳時機,有時還會因此加重病情。不同程度的燒傷傷口上皮膚可能已被燒壞了,而侵入體內的熱量將繼續向深層浸透,造成深部組織的遲發性損害。
處理燒傷傷口時需要盡量在流動的冷水中浸沒10至15分鐘。而較大的燒傷傷口浸水時間不要太長,或者用溫水降溫,否則會造成體溫過低。對于開放型的燒傷不要觸碰,同時保持傷口清潔。經過沖水沖洗后,可以用干凈的手帕或者碘酒紗布覆蓋在傷口上。同時傷者宜及時補充水分,適合在1升水中加入1茶勺鹽、1茶勺糖、1茶勺碳酸氫鈉。大面積燒傷時,一般服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綜合各種臨床試驗,燒傷后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1)冰塊以降低水溫。及時冷療可中和侵入身體內的余熱,阻止熱力的繼續滲透,防止傷口繼續加深,減輕組織燒傷深度。
2)冷療,大量冷水沖洗。一方面可沖洗掉傷口表面污染物,另一方面可減輕傷口疼痛、阻止熱力的繼續損害及減少滲出和水腫,減輕炎癥反應。
3)酸堿等化學物質燒傷傷口更應該以大量清水沖洗,減輕腐蝕性傷害。
4)碘伏消毒創面,無菌輔料包扎,定期換藥治療。一般會在5-10天內愈合,且愈合后遺留瘢痕的可能性小。切忌涂有色藥水,如紅藥水或龍膽紫等,以免影響對燒傷傷口深度的判斷。
5)盡早盡快到醫院燒傷專科就診,受過正規培訓的燒傷科醫師會根據燒傷程度采取不同的創面處理方法。
發現燒傷傷口處發出臭味、有膿液流出或傷者發熱,那么傷口已經被感染。病人發生侵襲性感染的主要環節是燒傷后由于傷口滲出丟失大量蛋白質、機體超高代謝消耗增加而引起。因為燒傷傷口修復需要大量蛋白及能量的供給,因而燒傷病人需要攝入高蛋白高熱量的營養物質以維持平衡。同時為加強營養提高病人抵抗力可以輸液新鮮血積極防治燒傷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