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體溫計又稱醫用溫度計。水銀體溫計的工作物質是水銀。它的液泡容積比上面細管的容積大的多。水銀體溫計中的水銀,由于受到體溫的影響,產生微小的變化,水銀體積的膨脹,使管內水銀柱的長度發生明顯的變化。
水銀體溫計的使用方法一直是很多朋友異常關注的話題。如何正確使用水銀體溫計是這些朋友購買了體溫計之后最迫切想要知道的答案。面對新買回來的水銀體溫計怎么看,怎樣才能讓它發揮最大效用呢?下面,給大家介紹水銀體溫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水銀體溫計使用方法:
測體溫用的體溫表一般帶有紙、金屬塑料制作的管狀盒。體溫表不用時應放在盒內以免碰碎。體溫表的水銀貯槽和細管聯接處有一彎曲,可以阻擋上升的水銀隨溫度的下降縮回貯槽,便于測溫后讀數。室溫表沒有這個彎曲,所以能隨溫度變化自由升降。體溫表有口表、腋表、肛表之分,主要是水銀管的形狀不同。口表呈柱狀,表扁平以增加接觸面,肛表呈球狀,便于插入肛門。目前市售的多為口表。代用時,應在表盒上注明,特別是肛表,不可當作口表使用。測溫時,先看表上水銀柱高度是否在35℃。如用后未甩下,應握住表的上端,用前臂及腕力急速甩動,使水銀下降至35℃。甩時四周不可同桌椅等碰撞以免破裂。不要甩至小彎以下,以免水銀上升困難。
水銀體溫計使用注意事項:
下列情況不可測口腔溫度:張口呼吸、咳嗽或口腔有病的,進食、飲水或抽煙后半小時內的,從寒冷的室外進屋不足15 分鐘的。測口腔溫度時,將表的水銀端放在舌下深處,閉口,不要用牙咬,以免破碎。3 分鐘后取出,用軟紙擦拭后放在與眼同一高度,平持,慢慢來回轉動,便可在玻璃三棱處看到放大的水銀柱上升的度數。讀表后,立即將水銀甩下。用肥皂和自來水將表洗凈,擦干后放回盒中。切忌用熱水洗表。口腔正常溫度在36.5~37℃。測腋下溫度應將汗拭干,不可來回磨擦皮膚,以免影響皮皮膚溫溫變化。表要貼身放在腋窩深處,與皮膚貼緊,水銀端不可露在外面,將手搭放在另側肩上使腋窩緊閉。5~10 分鐘后取出讀表。甩下水銀柱后洗凈放回盒中。
洗澡后過20 分鐘方可測腋下溫度。過胖的人腋下脂肪多,溫度往往偏低;瘦人腋下溫度與實際體溫差別較大。陽壯高熱的腋下溫度與口腔溫度差別較小。用肛表測溫應避免下列情況:便后、灌腸后 20 分鐘內,肛門有病,如痔瘡及肛門手術后。測溫前,先用凡士林或其他潤滑油涂在水銀端部便于插入。試表時,側臥床上,上腿屈曲,將表的水銀端插入肛門約1 厘米長,用手扶好肛表的外端。3 分鐘后取出,用軟紙擦凈,讀表后甩下水銀柱。洗凈拭干后,放回標有“肛表”的盒中。體溫在生理情況下也有變化,如運動后會有一定程度的升高,靜止后又下降;婦女排卵后期體溫稍高,月經開始至排卵期體溫略低。因此,如果沒有明顯癥狀,單為體溫升高 0.1~0.2℃就疑為自己是否病了,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水銀體溫計內的汞含量不多,但服用后也會引起口腔炎、急性胃腸炎,表現為口腔糜爛、潰瘍,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等。不慎誤服以后,嘗試用示指刺激咽喉部催吐,不一定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