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體溫計又稱“醫(yī)用溫度計”。一般常用的體溫計的工作物質(zhì)是水銀,稱為水銀體溫計。它的液泡容積比上面細管的容積,大的多。泡里水銀,由于受到體溫的影響,產(chǎn)生微小的變化,水銀體積的膨脹,使管內(nèi)水銀柱的長度發(fā)生明顯的變化。人體溫度的變化一般在35℃到42℃之間,所以體溫計的刻度通常是35℃到42℃,而且每度的范圍又分成為10份,因此體溫計可精確到1/10度。
水銀體溫計的下部靠近液泡處的管頸是一個很狹窄的曲頸,在測體溫時,液泡內(nèi)的水銀,受熱體積膨脹,水銀可由頸部分上升到管內(nèi)某位置,當與體溫達到熱平衡時,水銀柱恒定。當體溫計離開人體后,外界氣溫較低,水銀遇冷體積收縮,就在狹窄的曲頸部分斷開,使已升入管內(nèi)的部分水銀退不回來,仍保持水銀柱在與人體接觸時所達到的高度。拿住體溫計尾部,用力使勁甩幾下,將水銀甩回體溫計頭部,也可觀察水銀到達的刻度在36度以下。把水銀體溫計頭部(有水銀的部位)夾在腋下,時間5分鐘.拿出觀察,使刻度面向自己,可以觀察到水銀到達的刻度.37度以上就是發(fā)燒。人體正常溫度是37度,也可以將水銀體溫計表頭含在嘴里,但要注意不能碰碎,否則吞食水銀有生命危險。
那么水銀體溫計是怎么使用的,又該注意些什么呢?使用前用 75% 酒精或清精片消毒,并將水銀柱甩到 35.5 攝氏度以下。 要注意的是: 在測量體溫前凡影響實際體溫的因素(如飲開水或冷飲等)均應避免。玻璃體溫計最高溫度值是42攝氏度,因此在保管或消毒時溫度不可超過 42 攝氏度。由于感溫泡的玻璃較薄,應避免過劇震動。小孩不能單獨用于口腔測體溫,在大人監(jiān)護下使用。水銀體溫計破損嚴禁使用。使用中出現(xiàn)破損,應作緊急處理,水銀不能吞服,并加以回收以防止中毒和污染環(huán)境。
百濟護理師溫馨提醒:水銀體溫計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測量體溫的儀器,學會如何去使用,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