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消毒殺菌歷史悠久,早在200多年前人類就學會利用紫外線來殺菌了。一般來說,紫外線消毒殺菌是用紫外線燈進行的。波長為200~300nm的紫外線都有殺菌能力,其中以260nm的殺菌力最強,紫外線消毒殺菌范圍廣,殺菌能力強,安全,衛生,已經成為未來殺菌領域的一個不可缺失的幫手。
眾所周知,由于光的波長不同,產生了紅、黃、橙、綠、青、藍、紫七色光,紫外線是光線的一種形式,是一種高能量的光。而紫外光的波長是從40nm----400nm,因為波長太短,所以人的肉眼是難以看到的。按波長分為A波段、B波段、C波段和真空紫外線。C波段的波長為200nm-275nm。水殺菌用的是C波段紫外線。紫外線在波長為240nm----280nm范圍最具有殺菌效能,尤其在波長為253.7nm時紫外線的殺菌作用最強。紫外線中的一段C頻(C-BAQND)對摧毀對人體有害的細菌或病毒有極大的效用。其殺菌原理是通過紫外線對細胞、病毒等單細胞微生物的照射,以破壞其生命中樞DNA(去氧核糖核酸)的結構,使構成該微生物的蛋白質無法形成,使其立即死亡或喪失繁殖能力。一般紫外線在1---2秒鐘內就可達到滅菌的效果。目前已證明,紫外線能殺滅細菌、霉菌、病毒和單胞藻。事實上,所有的微生物對紫外線都很敏感,所以紫外線用于水處理方面是很優越的。
紫外線消毒殺菌用于水殺菌,具有殺菌快捷、徹底、不污染水質、運作簡便、使用及維護的費用低等優點。
紫外線消毒殺菌的速度比以上兩種殺菌方法都快,高強度的紫外線徹底滅菌只需要幾秒鐘,而臭氧與氯殺菌則需10—20分鐘。紫外線幾乎對所有的細菌、病毒、寄生蟲、其它病原體、和水藻均有效,而且不會造成任何二次污染,不殘留任何有毒物質。而氯及臭氧殺菌技術無法或不能有效果殺滅一些對人類危害更大的寄生蟲類(如隱性包囊蟲、賈第鞭毛蟲等)且傳統的氯殺菌會產生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的有機氯;臭氧殺菌會導致未溶解的臭氧揮發的空氣中造成浪費和損害附近工作人員身心健康。
由于紫外線消毒殺菌迅速,所以設備要求也簡單。只要水經過紫外線發生器,流出來就能直接使用。設備維護也簡單,只需定期清潔就可以。紫外線設備使用、維護的費用也低,一般處理一噸水的費用低于0.03元(已包括設備折舊)。由此可見紫外線殺菌的優越性,但使用紫外線處理水要注意一點,就是水的透明度。水要達到一定的透明度,不然會影響殺菌效果。這個問題只要水經過預處理(如:過濾)都可以解決。
紫外線消毒殺菌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有效、最經濟的水體殺菌方法。在經濟發達國家已廣泛使用,目前在我國也越來越被重視。
百濟護理師溫馨提醒:因為紫外線消毒殺菌穿透性弱,紫外線不能穿透塑料瓶或玻璃瓶,也不能穿透軟包裝材料,更不能穿透金屬包裝材料,因此不適合用于瓶裝水、包裝飲料等的消毒。也不適合用于牛奶、果汁等粘稠性飲料等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