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新特藥房為解讀丙戊酸鈉口服溶液(德巴金)功效與作用是什么?百濟—全國連鎖專科藥房,醫保定點藥房,消費者信得過商店,專家指導用藥,專業提供丙戊酸鈉口服溶液(德巴金)功效、丙戊酸鈉口服溶液(德巴金)作用的信息: |
丙戊酸鈉口服溶液(德巴金)功效與作用: 【德巴金適應癥】 適用于全面性、部分性或其它類型癲癇。 【德巴金藥物相互作用】 丙戊酸鈉對其他藥物的作用 1.神經阻滯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抗抑郁藥和苯二氮?類藥 德巴金可以增強其他精神系統藥物的作用,如神經阻滯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抗抑郁藥和苯二氮?類藥;因此應進行臨床監測,并按需調整劑量。 2.鋰 德巴金對鋰的血清水平沒有影響。 3.苯巴比妥 德巴金升高苯巴比妥的血漿濃度(由于抑制了肝臟的分解代謝)并有潛在的鎮 靜作用,尤其是兒童。因此,在聯合用藥的最初15天內要進行臨床監測,如出現 鎮靜情況,應立即減少苯巴比妥的劑量,必要時測定苯巴比妥的血漿水平。 4.撲癇酮 德巴金升高撲癇酮的血漿水平,加重其不良反應(如鎮靜);經過長期治療, 這些現象會消失。尤其建議在聯合治療開始時應進行臨床監測,并按需調整劑量。 5.苯妥英 德巴金降低苯妥英的總血漿濃度。此外,德巴金升高游離苯妥英的濃度,可能引 起過量癥狀(丙戊酸將苯妥英由其血漿蛋白結合位點上置換下來,降低了其肝臟 分解代謝)。因此,當測定血漿苯妥英水平時,應進行臨床監測;應同時評估游 離苯妥英的濃度。 6.卡馬西平 已有聯合使用丙戊酸鈉與卡馬西平的臨床毒性報告,因為丙戊酸鈉可能引起 卡馬西平的毒性反應。在聯合治療開始時應進行臨床監測,并按需要適時調整劑 量。 7.拉莫三嗪 德巴金降低拉莫三嗪的代謝,并將拉莫三嗪的平均半衰期提高近兩倍。這種相 互作用可能會導致拉莫三嗪毒性增加,尤其是嚴重的皮疹。因此,建議進行臨床 監測并且應在適當的時候調整劑量(減小拉莫三嗪的劑量)。 8.齊多夫定 丙戊酸鈉可能升高齊多夫定的血漿濃度,從而增加齊多夫定的毒性。 9.非爾氨酯 丙戊酸鈉可能減少多達16%的非爾氨酯平均清除率。 10.奧氮平 丙戊酸鈉可能降低奧氮平的血漿濃度。 11.盧非酰胺 丙戊酸鈉可能升高盧非酰胺的血漿濃度,升高程度取決于丙戊酸濃度。特別 是在兒童中,由于效果更顯著,應謹慎使用。 12.丙泊酚 丙戊酸鈉可能導致丙泊酚血液濃度的升高。當與丙戊酸鈉合用時,應考慮降 低丙泊酚劑量。 13.尼莫地平 丙戊酸鈉與尼莫地平聯合治療可能升高50%的尼莫地平的血漿濃度。 14.抗凝血藥和抗血小板聚集藥 與含丙戊酸藥品同時服用,可能會導致出血傾向增加。因此,建議在聯合用 藥期間對凝血情況進行常規監測。 15.安定 在健康受試者中,丙戊酸鈉可將地西泮自其在血漿蛋白結合位點上置換下來, 并抑制其代謝。在接受聯合治療的患者中,體內游離安定的血藥濃度可能會升高, 游離地西泮的血漿清除率和分布容積可能會降低(分別降低25%和20%)。但是, 半衰期仍維持不變。 在健康受試者中,丙戊酸鈉和勞拉西泮同時服用時可使勞拉西泮的血藥濃度 最高降低40%。 在兒童中,同時服用氯硝安定和丙戊酸后,血清中苯妥英的水平可能升高。 其他藥物對丙戊酸鈉的作用 1.抗癲癇藥 具有酶誘導作用的抗癲癇藥物(包括苯妥英、苯巴比妥、卡馬西平)降低丙 戊酸的血清濃度。聯合治療時,應根據臨床反應和血液水平調整劑量。另一方面,聯合使用非爾氨酯和丙戊酸鈉時,丙戊酸的清除率降低了22%至 50%,并因此升高了丙戊酸的血漿濃度。應監測丙戊酸鈉的劑量。 聯合使用苯妥英或苯巴比妥,丙戊酸代謝水平可能增加。因此,接受這兩種 藥物治療的患者應仔細監測高氨血癥的體征和癥狀。 2.甲氟喹 甲氟喹增加丙戊酸代謝,并有引發驚厥作用;因此,在聯合治療時可能出現 癲癇發作。 3.圣約翰草(StJohn‘sWort) 具有血藥濃度減低和抗驚厥療效減低的風險。 4.高蛋白結合藥物 當丙戊酸鈉與高蛋白結合力的藥物(阿司匹林)同時使用時,游離丙戊酸血 清水平可能升高。 5.維生素K依賴性抗凝劑 如同時使用維生素K依賴性抗凝劑時,應嚴密監測凝血酶原比率。 6.乙酰水楊酸 患有發熱性疾病的嬰兒和兒童不應同時服用含丙戊酸和乙酰水楊酸的藥品。 患有發熱性疾病的青少年,只有在醫生指導下才可同時服用。 7.西米替丁或紅霉素 當與西米替丁或紅霉素同時使用時,丙戊酸血清水平可能升高(由于肝臟代 謝降低的結果)。 8.碳青霉烯類和氨曲南碳青霉烯類(帕尼培南、美諾培南、亞胺培南等):已有報告稱,當與碳青 霉烯類藥物共同服用時,可導致丙戊酸在血液中的水平降低,在兩天之內減少了 60-100%,有時會引發驚厥。由于發病快和下降的程度,應當避免對丙戊酸水平 穩定的患者聯合使用碳青霉烯類藥物(見注意事項)。如果不能避免使用這些 抗生素進行治療,應當對德巴金的血液水平進行密切監測。 9.利福平 利福平可能降低丙戊酸的血液水平,導致缺乏療效。因此,在與利福平聯合 用藥時,可以按需調整丙戊酸鈉的劑量。 10.蛋白酶抑制劑 在聯合用藥時,蛋白酶抑制劑如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會降低丙戊酸的血漿濃 度。 11.消膽胺 在聯合用藥時,消膽胺可能會引起丙戊酸血漿濃度的降低。 12.含雌激素藥物 含雌激素類藥物,包括雌激素類避孕藥,雌激素是參與丙戊酸葡萄醛酸化的 UDP-葡萄醛酸基轉移酶(UGT)的異構體的誘導物;可能會增加丙戊酸鹽的清 除率,這會導致丙戊酸鹽的血清濃度降低并潛在降低丙戊酸鹽的療效(見注意 事項和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考慮監測丙戊酸鹽的血漿濃度。 相反,丙戊酸鹽通常不具有酶誘導作用;因此,在接受激素避孕的婦女中, 德巴金不會降低激素類避孕藥的療效。 13.安乃近 合用安乃近可降低丙戊鹽血清水平,這可能導致丙戊酸鹽臨床療效降低。處 方醫生應監測臨床反應(癲癇發作控制或情緒控制),并酌情考慮監測丙戊酸鹽 血清水平。 14.甲氨蝶呤 一些病例報告描述服用甲氨蝶呤后丙戊酸鹽血清水平顯著下降,并出現癲癇 發作。處方醫生應監測臨床反應(癲癇發作控制或情緒控制),并酌情考慮監測 丙戊酸鹽血清水平。 其他相互作用 1.肝損害風險 由于存在肝毒性風險,3歲以下兒童應避免合用水楊酸類藥物(見注意事 項警告“嚴重肝損害”和“兒童”)。 丙戊酸鹽和多種抗驚厥藥物聯合使用會增加肝損害的風險,尤其是在幼兒中 (見注意事項警告“嚴重肝損害”和“兒童”)。 在所有年齡段的患者中,聯合使用10至25mg/kg劑量的大麻二酚和丙戊酸鹽 的臨床試驗報告,19%的患者谷丙轉氨酶(ALT)升高超過正常上限的3倍。當丙 戊酸鹽與其他具有潛在肝毒性的抗驚厥藥(包括大麻二酚)聯合使用時,應進行 適當的肝臟監測,如果肝臟參數出現顯著異常,應考慮降低劑量或停藥(見注 意事項)。 2.托吡酯和乙酰唑胺 丙戊酸鈉與托吡酯或乙酰唑胺聯合用藥可以引起腦病和/或高氨血癥。接受 這兩種藥物治療的患者須嚴密地監測高血氨性腦病的體征和癥狀。 3.丙戊酸結合藥物 聯合使用丙戊酸鹽和丙戊酸結合藥物可降低肉毒堿水平(如頭孢妥侖匹酯、 阿德福韋酯、匹美西林和匹氨西林),可能會引發低肉毒堿血癥的發生(見注 意事項警告“低肉毒堿血癥風險患者”)。不建議聯合使用這些藥物和丙戊酸鹽。 對于無法避免聯合用藥的患者,應仔細監測低肉毒堿血癥癥狀和體征。 4.喹硫平 丙戊酸鈉與喹硫平聯合用藥可能增加發生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白細胞減少癥 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