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瑞妥適應癥】
用于擇期髖關節或膝關節置換手術成年患者,以預防靜脈血栓形成(VTE)。
【
拜瑞妥用法用量】
推薦劑量為口服利伐沙班10mg,每日1次。如傷口已止血,首次用藥時間應于手術后6-10小時之間進行。治療療程長短依據每個患者發生靜脈血栓栓塞事件的風險而定,即由患者所接受的骨科手術類型而定。
對于接受髖關節大手術的患者,推薦一個治療療程為服藥5周。對于接受膝關節大手術的患者,推薦一個治療療程為服藥2周。如果發生漏服1次用藥,患者應立即服用利伐沙班,并于次日繼續每天服藥1次。患者可以在進餐時服用利伐沙班,也可以單獨服用。
【
拜瑞妥注意事項】
出血風險:如下詳述,一些亞群的患者的出血風險較高。治療開始后,要對這些患者實施密切監測,觀察是否有出血并發癥征象。這可以通過定期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對外科傷口引流液進行密切觀察以及定期測定血紅蛋白來實現。對于任何不明原因的血紅蛋白或血壓降低都應尋找出血部位。
腎損害:在重度腎損害(肌酐清除率<30mL/min)患者中,利伐沙班的血藥濃度可能顯著升高,進而導致出血風險升高。不建議將利伐沙班用于肌酐清除率<15mL/min的患者。肌酐清除率為15-29mL/min的患者應慎用利伐沙班。當合并使用可以升高利伐沙班血藥濃度的其它藥物時,中度腎損害(肌酐清除率30-49mL/min)患者應該慎用利伐沙班。
肝損害:在中度肝損害(ChildPughB類)的
肝硬化患者中,利伐沙班血藥濃度可能顯著升高,進而導致出血風險升高。利伐沙班禁用于伴有凝血異常和臨床相關出血風險的肝病患者。對于中度肝損害(ChildPughB類)的肝硬化患者,如果不伴有凝血異常,可以謹慎使用利伐沙班。
與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在吡咯-抗真菌劑(例如酮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或HIV蛋白酶抑制劑(例如利托那韋)全身用藥的患者中,不推薦同時使用利伐沙班。這些活性物質是CYP3A4和P-gp的強效抑制劑,因此,可能會升高利伐沙班血藥濃度,引起臨床相關的出血風險升高。氟康唑被認為對于利伐沙班血藥濃度的影響較小,可以謹慎地合并給藥。在合并使用影響止血作用的藥物(例如非甾體抗炎藥(NSAIDs)、乙酰水楊酸、血小板聚集抑制劑或其它抗血栓藥)的患者中,需小心用藥。
其它出血風險:與其它抗血栓藥一樣,伴有以下出血風險的患者應慎用利伐沙班:先天性或后天性出血障礙、沒有控制的嚴重動脈
高血壓、活動期胃腸潰瘍性疾病、近期胃腸潰瘍、血管源性視網膜病、近期的顱內或腦內出血、脊柱內或腦內血管異常、近期接受腦、脊柱或眼科手術。
髖部
骨折手術:對于這些患者,髖部骨折手術用利伐沙班治療,尚未進行循證醫學的研究,如有效性
和安全性的臨床試驗,尚無證據推薦在這些患者使用利伐沙班。
脊柱/硬膜外麻醉或穿刺:在采用軸索麻醉(脊柱/硬膜外麻醉)或脊柱/硬膜外穿刺時,接受抗血栓藥預防血栓形成并發癥的患者有發生硬膜外或脊柱血腫的風險,這可能導致長期或永久性癱瘓。術后使用硬膜外留置導管或伴隨使用影響止血作用的藥物可能提高發生上述事件的風險。創傷或重復硬膜外或脊柱穿刺也可能提高上述風險。應對患者實施經常性監測,觀察是否有神經功能損傷癥狀和體征(例如腿部麻木或無力,腸或膀胱功能障礙)。如果觀察到神經功能損傷,必須立即進行診斷和治療。對于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和為了預防血栓計劃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在實施軸索介入之前醫師應衡量潛在的獲益和風險。
利伐沙班末次給藥18小時后才能取出硬膜外導管。取出導管6小時后才能服用利伐沙班。如果實施微創穿刺,利伐沙班給藥需延遲24小時。
與CYP3A4誘導劑之間的相互作用:將利伐沙班與強效CYP3A4誘導劑(例如利福平、苯妥英、卡馬西平、苯巴比妥或圣約翰草)合并使用可能導致利伐沙班血藥濃度降低。合并使用強效CYP3A4誘導劑時應謹慎。
輔料信息:利伐沙班片內含有乳糖。有罕見的遺傳性半乳糖不耐受、Lapp乳糖酶缺乏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問題的患者不能服用該藥物。
對駕駛及操作機器能力的影響:尚無對駕車和使用機械能力的影響的研究。在術后有過暈厥和頭暈報告,可能影響駕車和使用機械能力,報告指出這些不良反應并不常見。出現這些不良反應的患者不應駕車或使用機械。
未觀察到與食物之間有臨床意義的相互作用。
實驗室參數:正如預期,凝血參數(如PT、aPTT、HepTest)受到利伐沙班作用方式的影響。
【
拜瑞妥禁忌】
對利伐沙班或片劑中任何輔料過敏的患者;有臨床明顯活動性出血的患者;具有凝血異常和臨床相關出血風險的肝病患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
拜瑞妥性狀】
拜瑞妥為紅色薄膜衣片。
【
拜瑞妥有效期】
36個月。
【
拜瑞妥批準文號】
注冊證號H20181081
【
拜瑞妥生產廠家】
BayerAG